关于唯尚的诗词(392首)

1 《答宁夏黄中丞唯尚》 明·王稚登

灵武妖氛扫未清,十年狐鼠尚纵横。
中丞杖钺新开府,骄虏新笳莫近城。
帐下几人能草檄,秋来无处不屯兵。
君王欲识边臣苦,一夜清霜绕鬓生。

2 《耆英会诗》 宋·王谨言

相印貂冠粲六符,华颠高会侍臣俱。
不将官职夸乡里,唯尚年龄入画图。
履道清欢追故事,竚瞻阴德见訏谟。
叨陪几杖真荣观。
珪壁丛中问珷玞。

3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唐·张九龄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4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源乾曜

匈奴迩河朔,汉地须戎旅。
天子择英才,朝端出监抚。
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
礼物生光辉,宸章备恩诩。

写雪生活

5 《齐一和尚影堂》 唐·刘长卿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6 《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 唐·岑参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
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
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
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

7 《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 唐·岑参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
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
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
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

8 《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 唐·包佶

洛下交亲满,归闲意有馀。
翻嫌旧坐宅,却驾所悬车。
腹饱山僧供,头轻侍婢梳。
上官唯揖让,半禄代耕鉏.
雨散三秋别,风传一字书。
胜游如可继,还欲并园庐。

9 《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 唐·卢纶

玉人垂玉鞭,百骑带櫜鞬.从赏野邮静,献新秋果鲜。
塞屯丰雨雪,虏帐失山川。
遥想称觞后,唯当共被眠。

10 《和裴延龄尚书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 唐·卢纶

飘然去谒八仙翁,自地从天香满空。
紫盖迥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五云中。
青溪不接渔樵路,丹井唯传草木风。
歌此因思捧金液,露盘长庆汉皇宫。

11 《秋中野望寄舍弟绶兼令呈上西川尚书舅》 唐·卢纶

忧来思远望,高处殊非惬。
夜露湿苍山,秋陂满黄叶。
人随雁迢递,栈与云重叠。
骨肉暂分离,形神遂疲苶.

12 《伤韦宾客(自工部尚书除宾客,一作伤韦宾客缜)》 唐·刘禹锡

韦公八十馀,位至六尚书。
五福唯无富,一生谁得如。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
海内时流尽,何人动素车。

13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 唐·刘禹锡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
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14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 唐·刘禹锡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友情哲理

15 《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 唐·刘禹锡

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
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

16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唐·刘禹锡

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17 《和户部令狐尚书喜裴司空见招看雪》 唐·张籍

南园新覆雪,上宰晓来看。
谁共登春榭,唯闻有地官。
色连山远静,气与竹偏寒。
高韵更相应,宁同歌吹欢。

18 《感梦(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 唐·元稹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
荒邮屋舍坏,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肌体顾若刲.

边疆狩猎忧虑

19 《贻蜀五首·病马诗寄上李尚书》 唐·元稹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
遥看云路心空在,久服盐车力渐烦。
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
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

20 《广府胡尚书频寄诗,因答绝句》 唐·白居易

尚书清白临南海,虽饮贪泉心不回。
唯向诗中得珠玉,时时寄到帝乡来。

* 关于唯尚的诗词 描写唯尚的诗词 带有唯尚的诗词 包含唯尚的古诗词(3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