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变的诗词(747首)

501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宋·刘克庄

城郭有时变,市朝回首非。
谁为辽鹤说,第一莫来归。

502 《病中九首》 宋·刘克庄

汤熨兼旬尚未瘳,灾生盈满谷谁尤。
禁中莲炬频宣锁,合上藜灯几校雠。
回向真人并大士,变教师冕作离娄。
何时眸子重清朗,短策随身处处游。

503 《次韵庾使左史中书行部二首》 宋·刘克庄

朝回暖律变严冬,应念闽风与蜀同。
丛棘冤皆为洗雪,发棠惠遍及饥穷。
冰寒吏胆照天烛,泉涌诗肠饮润虹。
帝遣二星临七聚,不妨击壤和元丰。

504 《关仝骤雨图》 宋·刘克庄

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
凄乎太阴布肃杀,暗然混沌未开辟。
千丈拿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
我疑人间瓠子决,或是天上银河溢。

505 《七月二十日自瀑上先归方寺丞遣诗夸雷雨之壮》 宋·刘克庄

城里遥看雨出时,想公笔墨发雄奇。
山深龙虎飞腾变,海运鲲鹏瞬息移。
凛凛前锋如赴敌,堂堂回势似归师。
驱还始悟山灵意,怕向苍崖写恶诗。

506 《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 宋·王令

酒盏厌连行,众客喧已醉。
忽得簿上籍,共出名外仕。
孤昂忽雄轩,泯默亦驯致。
追争相後先,得失自愚智。

507 《八桧图》 宋·王令

客有要我八桧吟,手携八桧图来悬。
挂张满壁惕可骇,盼顾左右同嗟叹。
旁摹石刻署名状,各有凭附相黄缘。
或高相扶互倚碍,或断欲蹶犹支颠。

508 《问陈彦升觅古瓦砚》 宋·文同

魏主用死力,构彼铜雀台。
当时台上瓦,百澄为一坯。
烧成比坚玉,翠甲横崔嵬。
西陵既归后,此地日以摧。

509 《夏日》 宋·陈与义

赤日可中庭,树影敛不开。
烛龙未肯忙,一步九徘徊。
梦中惊耳鸣,欲觉闻远雷。
屋山奇峰起,欹枕看云来。

510 《积雨喜霁》 宋·陈与义

积雨得一晴,开窗送吾目。
叠云带余愤,远树增新绿。
天公信难料,变化杂神速。
夕霞尽意红,诘朝固难卜。

511 《别岳州》 宋·陈与义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
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
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

512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宋·陈与义

管宁白帽且蹁跹,孤鹤归期难计年。
倚杖东南观北变,伤心云雾隔三川。
江湖气动春还冷,鸿雁声回人不眠。
苦忆西州老太守,何时相伴一灯前。

513 《十七日夜咏月》 宋·陈与义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514 《次韵邢怀正通判游蒋山》 宋·周必大

仙人薄蓬莱,乘槎度河浒。
旧观桑田变,今访钟山古。
驾言出东门,恍若之帝所。
朝曦霁青霜,枫叶落红雨。

515 《廷迈留少城和初入西龙道院诗来用韵答之》 宋·洪咨夔

雪锦楼高眼易寒,春风朵朵似长安。
终年避事宁为客,到处寻诗胜觅官。
金凿落边檛蹀躞,玉参差裹舞蹒跚。
华灯变尽归来晚,回首西涪可忍看。

516 《送新婺州汪总领归歙》 宋·洪咨夔

天骄运去如聩堤,横决燕涿流青齐。
斩午揭旗鼓扣并塞,被发左衽称遗黎。
脍肝山前走肉语,砍骨寨裹饥魂啼。
尽笼虎兕淮南北,期猎狐兔山东西。

517 《安分歌》 宋·白玉蟾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苟。
先且回头自揣量,须量瞒心方开口。
神仙有术非不传,也要侬家有夙缘。
若也人人皆会得,天机容易向人言。

518 《大道歌》 宋·白玉蟾

乌飞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几年尘,阴阳颠倒入玄谷。

519 《永州花月楼》 宋·白玉蟾

春风夜飞招月檄,檄月司花月供职。
月落千娇百媚丛,诸花为月妍为容。
楼东月照楼西皎,楼西月向楼东笑。
月与花戏天中流,花与月浴江中浮。

520 《赠陈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风起白苹,从前湖海几酸辛。
感今怀古无限事,拄颊闲思一怆神。
琼窟先生鼓玉琴,一调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风黄叶为知音。

* 关于回变的诗词 描写回变的诗词 带有回变的诗词 包含回变的古诗词(7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