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畔的诗词(354首)

1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2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3 《友人南游不回因寄》 唐·姚合

相思春树绿,千里亦依依。
鄠杜月频满,潇湘人不归。
桂花风畔落,烟草蝶双飞。
一别无消息,水南车迹稀。

4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宋·程垓

宝林岩畔凌云路。
记藉草、寻梅去。
咏绿书红知几度。
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
别后谁吟倚楼句。
匀面照溪心已许。
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5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 宋·程垓

宝林岩畔凌云路。
记藉草、寻梅去。
咏绿书红知几度。
行云归后,碧云遮断,寂寞人何处。
一声长笛江天暮。
别后谁吟倚楼句。
匀面照溪心已许。
欲凭锦字,写人愁去,生怕梨花雨。

古诗三百首写景闲适

6 《洞仙歌·津亭回首》 清·朱彝尊

津亭回首,望高城天远,何况城中玉人面。
数邮签万里,岭路千重,行不得,懊恼鹧鸪啼遍。
郁孤台畔水,解送归人,三板轻船疾如箭。
指点莫愁村,树下门前,怪别后双蛾较浅。
若不是,临风暗相思,肯犹把留题,旧时团扇。

7 《鹧鸪天·日暮迎祥对御回》 宋·无名氏

日暮迎祥对御回。
宫花载路锦成堆。
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
奏舜乐,进尧杯。
传宣车马上天街。
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

8 《感皇恩 癸未重午日,冶头回辔,得感皇恩一》 元·王恽

之情也。
示秀才郑彦通流水小桥横,冶头沙路。
一道清阴转林坞。
满襟凉润,犹是夜来新雨。

9 《淮安别回御史》 明·王英

远别悠悠乡梦频,逢君况是异乡春。
可怜河畔青青柳,又折长条别故人。

10 《次韵回文三首》 宋·苏轼

羞云敛惨伤春暮,细缕诗成织意深。
头畔枕屏山掩恨,日昏尘暗玉窗琴。

11 《回望惠山》 宋·杨万里

惠山分明龙样活,玉脊琼腰百千折。
鍚泉泉上吐一珠,簸弄太湖波底月。
苍石为角松为须,须里黄金古佛庐。
请君更向潘葑看,龙尾缴到珠南畔。

12 《念奴娇·严陵台畔》 元·元好问

严陵台畔,枕清江、仙府□重金碧。
玉轴牙签三万卷,环列人间东壁。
名世高风,□遵遗训,继踵皆豪逸。
联翩簪组,满门辉映金璧。

13 《回襄阳周奉礼同年因题纸尾》 宋·王禹偁

武关西畔路巉岩,两月劳君寄两缄。
镜里想添新白发,箧中犹贮旧青衫。
扶头酒好无辞醉,缩项鱼多且放馋。
譬似元和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14 《阴山观猎和赵待制回文》 宋·汪元量

围猎看人放海青,黑山峡口路交横。
飞鸿雨湿云天远,去马风寒雪塞平。
归客北边关柝击,过军西畔寨灯明。
巍巍殿帐氈房暖,衣铁冷深更鼓鸣。

15 《回至涿州》 宋·郑獬

来时正犯长安雪,今见春风入塞初。
为问行人多少喜,燕山南畔得家书。

16 《仙姑马上回见野塘荷花盛开感成短篇》 宋·强至

波面参差万萼红,直忧绛蜡日边融。
却应绝艳无仙骨,何事清香属钓童。
绿芰间成新样锦,画船撑动乱霞丛。
便能移植金堤畔,早恨曾淹浊水中。
一等生成劳化匠,独教荣落对熏风。
逢时得地俱难偶,古来贤才与尔同。

17 《依韵和尹嗣复秘校登回銮寺阁有感之什》 宋·强至

尹子辞才两崛奇,家声好繼汉翁归。
人间茂器无施设,天畔危栏独据依。
诗兴远随孤鸟逝,客心闲傍片云飞。
登临不比江南节,何事徘徊怨落晖。

18 《木兰花慢·宪陵台畔客》 元·王恽

宪陵台畔客,笑几度,送人行。
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去住人情。
苍生望初不*。
问此身、何用绊虚名。

19 《从军行》 唐·王宏

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
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
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

20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唐·宋之问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
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 关于回畔的诗词 描写回畔的诗词 带有回畔的诗词 包含回畔的古诗词(3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