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困穷的诗词(373首)

1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忧国忧民

2 《过秦论》 两汉·贾谊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议论

3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观止哲学理论

4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咏物

5 《赵威后问齐使》 先秦·佚名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对话忧国忧民

6 《九怀》 两汉·王褒

匡机
极运兮不中,来将屈兮困穷
余深愍兮惨怛,愿一列兮无从。
乘日月兮上征,顾游心兮鄗酆。

楚辞

7 《九日喜家人寄书至秉常相过问慰与之共饮至醉》 明·郭登

逐客世多违,浮生自堪悼。
尘容绝媚妩,褊性复昏髦。
读书虽不多,力学苦欲到。
矜愚何足计,见善诚所好。

8 《次韵胡彦明同年羇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一章道》 宋·黄庭坚

看除日月坐中铨,一岁应无官九迁。
葱韭盈盘市门食,诗书满枕客床毡。
留连节物孤朋酒,恼乱邻翁谒子钱。
谁料丹徒布衣得,困穷且忍试新年。

9 《亲祀南郊诗》 宋·蔡襄

天畀元统,赤运开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饵系戎胡,包束戈矢。

10 《送傅守归》 宋·刘宰

令行肃观学,仁施先困穷
适此饥馑馀,喟彼杼轴空。
劳来穷人谋,祈禳与天通。
那得三百州,落落旨此公。

* 关于困穷的诗词 描写困穷的诗词 带有困穷的诗词 包含困穷的古诗词(3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