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均逸的诗词(60首)

1 《瑞鹤仙》 宋·杨无咎

数文章翰墨。
前辈远,稍□风流岑寂。
公才万夫敌。
嗣家声,不坠江西人物。

2 《满江红》 宋·赵磻老

见说春时,新波涨、二川溶溢。
今底事、沙痕犹褪,石渠慳碧。
人意不须长作解,兴来便向杯中觅。
纵茂从修竹记山阴,千年一。

渡江爱国

3 《赐丁谓》 宋·宋真宗

践历功皆著,谘询务必成。
懿才符曩彦,佳器贯时英。
俾展经纶业,旋陞辅弼荣。
嘉亨忻盛遇,尽瘁罄纯诚。

4 《兴庆池禊宴》 宋·张奎

公馀连骑赏芳妍,柳重花明祓禊天。
丝竹绕堤浮舴艋,绮罗照水戏秋千。
回头景物才三月,屈指光阴又一年。
台旆行春暂均逸,凤凰池暖正思贤。

5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宋·范成大

菊老芙蓉退,化工少均逸
蚤晚梅花动,从此无闲日。

6 《醉蓬莱·庆长庚协梦》 宋·无名氏

庆长庚协梦,仙李蟠根,挺生名世。
粉省收声,早云霄自致。
凤掖鸾台,荷囊簪笔,久要津历试。
红旆颁春,碧油开府,出分忧寄。

7 《普州三亭·均逸亭》 宋·文同

亭宇跨城端,新苔磴道盘。
风光晴水石,烟景暮林峦。
簿领仍多暇,宝从每尽欢。
何由掉尘鞅,聊问借阑干。

8 《廷透用进退韵格赋奉祠喜罢感思诗次韵》 宋·周必大

寿宫均逸跨三年,谏纸停书剩几番。
闻道君王开献纳,岂容公子散神仙。
东华行踏京尘软,南涧休贪钓石温。
三字底须论十字,券钱何似给餐钱。

9 《寄致仁欧阳少师》 宋·曾巩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
此道推先觉,诸儒出后尘。
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

10 《代上张丞相生朝四首》 宋·张元干

坤维标厚载,任重出宗臣。
眉宇如虹气,仪形似玉人。
中兴真有相,命世必逢辰。
霖雨聊均逸,余波润七闽。

11 《送钱处和知三衢》 宋·曹勋

忠孝传芳在一门,双旌光动小阳春。
柯山瀫水聊均逸,石室龟峰定可人。
紫诏密尝符夙梦,朱轓果见抚斯民。
故家未有如公者,自致勋名侍帝宸。

12 《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13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唐·孟郊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
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
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14 《王均章画虞山图》 明·周榘

中阳山人思超逸,图写江山用金碧。
沧海红尘几度飞,尚有人间留妙迹。
层峦万叠烟雾浮,禅宫道院当山头。
浮屠屹立遥汉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15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唐·韩愈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16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唐·孟郊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
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
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

17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唐·元稹

何事花前泣,曾逢旧日春。
先皇初在镐,贱子正游秦。
拨乱干戈后,经文礼乐辰。
徽章悬象魏,貔虎画骐驎。

18 《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自此后在苏州作)》 唐·白居易

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
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
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
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

19 《寄郴州李相公》 唐·许浑

高楼王与谢,逸韵比南金。
不遇销忧日,埃尘谁复寻。
旷怀澹得丧,失意纵登临。
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

20 《寄兵部任畹郎中》 唐·陈陶

常思剑浦越清尘,豆蔻花红十二春。
昆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
好向昌时荐遗逸,莫教千古吊灵均。

叙事长诗战争忧国忧民爱国

* 关于均逸的诗词 描写均逸的诗词 带有均逸的诗词 包含均逸的古诗词(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