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雨后的诗词(795首)

41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 唐·苏颋

奕奕轻车至,清晨朝未央。
未央在霄极,中路视咸阳。
委曲汉京近,周回秦塞长。
日华动泾渭,天翠合岐梁。

42 《酬李仆射晚春见寄》 唐·张籍

戟户洞初晨,莺声雨后频。
虚庭清气在,众药湿光新。
鱼动芳池面,苔侵老竹身。
教铺尝酒处,自问探花人。
独此长多病,幽居欲过春。
今朝听高韵,忽觉离埃尘。

43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 唐·张籍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
登第早年同座主,题诗今日是州人。
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
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44 《春从何处来》 唐·白行简

欲识春生处,先从木德来。
入门潜报柳,度岭暗惊梅。
透雪寒光散,消冰水镜开。
晓迎郊骑发,夜逐斗杓回。
淑气空中变,新声雨后催。
偏宜资律吕,应是候阳台。

45 《题薛氏园》 宋·刘植

屋头深锁屿头云,高下亭台景旋分。
荷气晓来迎露看,泉声雨后隔溪闻。
疏棂不碍松萝月,高柳时停鸥鹭群。
只恐此身闲未得,徵书催发暑如焚。

46 《秋思》 宋·吕江

一叶江头枫叶丹,秋容惨淡客悲酸。
声雨后长门怨,雁影风前行路难。
无处著愁嫌地窄,有时舒眺见天宽。
最怜人道苏州月,三度中秋一度看。

47 《雨后看山因忆黄世南先生诗以相招》 宋·文同

新霜夜落群梢鸣,群风刮天为早晴。
南山向晓尽张列,颓岭断壑当空横。
开轩一见喜无量,走上高阁临飞甍。
层栏倚遍不能下,状貌秀活围双睛。

48 《寄郓州邵资政蒙问敝邑山水之景,见索新诗,》 宋·曾巩

铅笔雠书客,朱轓守土臣。
素餐方侧席,黄发已侵巾。
喜有山围郭,仍怜水满津。
清华闲耳目,潇洒长精神。

49 《雨后陪省中诸公游竹阁》 宋·黄公度

红尽桃初实,青浓柳欲花。
春归人迹少,山远市声哗。
空有前朝树,难寻处士家。
登临多感慨,况复客天涯。

50 《五月下旬雨后喜晴》 宋·陈宓

晓来初日满林光,犹见枝头梅子黄。
一对蝉声相上下,柳丝摇曳与俱长。

51 《雨后凝秀阁口占呈子方》 宋·李处权

凿石为渠水有声,四垣惟欠竹青青。
壁含霁月光千丈,黛拂云峰画一屏。
香异定应来绝岛,茶甘初不藉中泠。
主人莫惜千金费,更作飞楼拟摘星。

52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羁旅孤独写雨感伤

53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54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宋·柳永

远岸收残雨。
雨残稍觉江天暮。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写景羁旅思归

55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沈 通:沉)

唐诗三百首古体长诗抒情

56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登高写景长江咏史怀古

57 《尾犯·夜雨滴空阶》 宋·柳永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宋词精选孤独闺怨

58 《晚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田园生活写景食物

59 《秋雨叹三首》 唐·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秋天写雨写景忧患组诗

60 《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秋天写人抒怀淡泊

* 关于声雨后的诗词 描写声雨后的诗词 带有声雨后的诗词 包含声雨后的古诗词(7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