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遗的诗词(496首)

1 《桥山怀古》 唐·舒元舆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
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
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

2 《哭卢仝》 唐·贾岛

贤人无官死,不亲者亦悲。
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
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

3 《寄沂孙》 宋·刘克庄

失遗珠不知处,离朱象罔遍咨询。
彼皆宗此于方外,汝独问之于水滨。
求我声音难见佛,得吾骨髓别无人。
即今牛骥嗟同皂,天网何时罩凤麟。

4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 宋·赵蕃

雨后凉虽在,秋中月遂孤。
未妨疏狡兔,端恐失遗珠。
屡起瞻云汉,还成候挈壶。
清羸只益苦,庭树有栖乌。

5 《奉寄子高卢兄五十韵》 宋·苏泂

君才如骕驦,道里未可量。
读书患脉络,如海东赴洋。
五年隔异县,信若参与商。
昨者戒车马,故意改未尝。

6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 宋·王柏

多少门人迹已空,后生久矣失遗风。
圣贤立教无今古,时有污隆道不穷。

7 《失题》 唐·王昌龄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
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

8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以寄之》 唐·李白

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
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
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
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

9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唐·韩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10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唐·元稹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11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唐·元稹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写山写景送别

12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唐·李商隐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
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
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13 《悼张道古(昭宗时道古官拾遗以直谏贬蜀中死)》 唐·贯休

清河逝水大匆匆,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14 《题遗山诗》 清·赵翼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亡妻怀人伤痛悲切

15 《应约访遗绡女子》 宋·张资

何人遗下一红绡,暗遣情怀意气饶。
勒马住时金{左革右登}脱,亚身亲用宝灯挑。
轻轻滴滴深深染,慢慢寻寻紧紧□。
料想佳人初失却,几回织手摸裙腰。

16 《失题二首》 宋·苏轼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
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
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17 《唐长庆中南池新亭碑在汉高帝庙侧亭已失所在》 宋·陆游

池废新亭亦已无,遗碑半灭卧春芜。
文章绮靡虽非古,今代词人不办渠。

18 《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 宋·欧阳修

火数四百炎灵销,谁其代者当涂高。
穷奸极酷不易取,始知文章基扃牢。
坐挥长喙啄天下,豪杰竞起如蝟毛。
董吕傕汜相继死。

19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 宋·梅尧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发愤搜岐阳。
我车我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张。
舫舟又渔缚鱮鲂,何以贯之维柳杨。
从官执笔言成辛,书在鼓腰镌刻臧。

20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 宋·刘克庄

几年共学久相于,中道如遗忽弃予。
韫匵而藏机不密,窃钩虽小法当诛。
匹夫有罪因怀璧,象罔无心偶得珠。
戒饬家僮严护守,即今鼠子巧穿窬。

* 关于失遗的诗词 描写失遗的诗词 带有失遗的诗词 包含失遗的古诗词(4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