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根的诗词(453首)

1 《送臧子与子仪之楚州告免解二首》 宋·陈造

昭代论豪杰,崔侯允武文。
小却近遐冲,厚用当致君。
敷政极中和,殖学根典坟。
士有砆玉岐,公自泾渭分。

2 《和范元作五绝》 宋·胡寅

学根不深,履道乃邮传。
欲收反约功,必也破万卷。

3 《答陈子序庠见贻》 宋·孙应时

可人无俗韵,之子故清门。
直节豫章后,高名唯室孙。
早知文律令,还要学根原。
逆旅能频过,何妨坐达昏。

4 《三学山夜看圣灯》 唐·徐氏

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
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
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
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

5 《建德破后入长安咏秋蓬示辛学士》 唐·王绩

遇坎聊知止,逢风或未归。
孤根何处断,轻叶强能飞。

6 《伤顾学士》 唐·孔绍安

迢递双崤道,超忽三川湄。
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
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
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

怀人思念伤感

7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唐·杜甫

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
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
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8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唐·杜甫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
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
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
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

9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唐·韩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10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11 《西江月·学道休於外觅》 元·谭处端

学道休於外觅,灵苗出自心田。
铁牛耕透见根元。
全在殷勤锻炼。
认证元初面目,端身勿使邪偏。
六钧弓硬拽来圆。
箭箭红心有验。

12 《题安城彭学士山水图》 明·程敏政

何人结屋青山里,终日开窗见山喜。
近峰错落走檐牙,远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过,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头水气绿侵衣,载酒高人面山坐。

13 《益州州学对训堂》 宋·何郯

益为蕃捍西南隅,物众地大称名都。
择守来頒兹土政,治人颇与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诛。
群奸帖息不敢动,无复弄兵觊穿窬。

14 《闻象山论学语有得》 宋·李伯敏

纷纷枝叶漫推寻,到底根株只在心。
莫笑无弦陶靖节,个中三叹有遗音。

15 《送合学袁尚书帅蜀》 宋·沈继祖

平章西事久仪图,朝有佥言帝曰俞。
竟识向来袁彦道,无忧今有管夷吾。
汉中席卷三秦定,卞子功成两虎俱。
根本所先能用蜀,况乘兴运即擒胡。

16 《颂示学者》 宋·释居静

十门纲要掌中施,机会来时自有为。
作者不须排位次,大都首尾是根基。

17 《诗赠晚学李君》 宋·邢仙老

丹雄初伏櫃方灵,万里蓬壶第一程。
神室下封添夜火,金砂新浴煉真形。
稚川箧里藏丹诀,鸿宝方中检药名。
既得仙人小龙虎,便寻根本到长生。

18 《絜矩书院示学子》 宋·章粲

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畅茂,是为德之亨。
金利秋向实,水贞冬日成。

19 《河源吟送熊节之知河源县予昔与之处太学知其》 明·罗玘

出宰河源县,非是黄河源。
维彼黄河源,其名为火敦。
华言星宿海,或曰此天根。
君能如火敦,身高在昆仑。
块视人间世,此县安足言。
请从天下县,一一向主论。
县县令如君,行行信鱼豚。

20 《徐仲车食於学官吏或以为不可欲罢去之太守不》 宋·秦观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废。
贤哉黄次公,鉴裁实精诣。
殷勤谢督邮,此丞乃廉吏。
重听庸何伤,善助无失意。

* 关于学根的诗词 描写学根的诗词 带有学根的诗词 包含学根的古诗词(4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