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孺悲的诗词(45首)

21 《咏怀六首》 南北朝·庾信

其一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

女子思念

22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雪堂闲步,过临皋、霜净晚林木落。
月白风清如此夜,与客行歌相答。
纲举松鲈,手携斗酒,赤壁重寻约。
悲歌长啸,划然声动寥廓。

23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24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25 《恨赋》 南北朝·江淹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

哀伤幽怨遗恨

26 《野庙碑》 唐·陆龟蒙

碑者,悲也。
古者悬而窆,用木。
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

讽刺小品文

27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28 《寄洪洲新建知县张康》 宋·释保暹

远听弦歌乐部封,放衙乘醉半疏慵。
家辞南越地千里,县管西山有几峰。
人望废田禾影合,吏愁空狱藓痕重。
孺亭应更悲前事,烟草萋萋叫夜蛩。

29 《沔阳秩满北上汉水舟中感旧书怀却寄污郡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阳。
八岁学籀篆,十岁《急就章》。
孺小不知难,欲升钟索堂。
波磔竟无成,临池心内伤。

30 《五月余还至渭南适克正博士为丞于兹赋诗道旧》 明·王祎

曩余客南京,结交尽名友。
文采竞联翩,气义互缠纠。
子也时所需,翻然起江右。
譬如丰城藏,紫气映牛斗。

31 《送张去华走哭汝阳王胤昌宫庶》 明·吴梦旸

君不见南州孺子辟不起,一朝徒步走千里。
英雄但可轻浮名,那可无心报知己。
张郎心事亦复然,絮酒持将哭泉里。
自言不受他人知,惟有汝阳王庶子。

32 《送练中丞遗裔归家(有引)》 明·谢肇淛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宫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33 《哭许阿大灵长》 明·虞淳熙

病眼昏如雾,变雨洒絜霖。
闻子畀过门,椎枕一声哭。
龙井张春筵,送客仰华屋。
长揖辞此世,云返下宫宿。

34 《太宜人程氏挽词》 宋·范成大

我昔官黟歙,人传女训芳。
尊章宜小妇,孙子寿高堂。
风木真无定,冰鱼已不尝。
遥怜霜露感,何必薤歌伤。

35 《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 宋·陆游

公议在天下,如人有元气。
平居失护养,一旦可胜讳。
神丹卒难求,百疾起如蝟。
奄奄息仅属,熟视吁可畏。
大义在春秋,遗迹悲汉魏。
君看徐孺子,底物视富贵。

36 《过隆兴第八十四》 宋·文天祥

临江久徘徊,再读徐孺碑。
交游飒向尽,到今耆旧悲。

37 《次韵奉送公定》 宋·黄庭坚

去年君渡河,枣下实离离。
今年君渡河,剥枣咏豳诗。
直缘恩义重,不惮鞍马疲。
诗书半行李,道路费岁时。

38 《闻鴞》 宋·王禹偁

元精育万汇,羽族何茫茫。
为怪有鸱鴞,为瑞称凤皇。
凤皇不时出,未识五色章。
吾生在邹鲁,风土殊远方。

39 《读史》 宋·刘克庄

绝漠犁庭功可喜,与天争鼎志堪悲。
吠江帝剖为羓去,避地民劳若蚁移。
河决固非束薪塞,厦倾欲以一绳维。
英雄到了多遗恨,孺子林宗百世师。

40 《咏怀》 南北朝·庾信

畴昔国土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霸陵园。

* 关于孺悲的诗词 描写孺悲的诗词 带有孺悲的诗词 包含孺悲的古诗词(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