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抵的诗词(166首)

1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2 《安德山池宴集》 唐·杨续

狭斜通凤阙,上路抵青楼。
簪绂启宾馆,轩盖临御沟。
西城多妙舞,主第出名讴。
列峰疑宿雾,疏壑拟藏舟。
花蝶辞风影,蘋藻含春流。
酒阑高宴毕,自反山之幽。

3 《安德山池宴集》 唐·上官仪

上路抵平津,后堂罗荐陈。
缔交开狎赏,丽席展芳辰。
密树风烟积,回塘荷芰新。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
翠钗低舞席,文杏散歌尘。
方惜流觞满,夕鸟已城闉。

4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唐·皇甫冉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
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
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5 《长安道》 唐·麹信陵

朱门映绿杨,双阙抵通庄。
玉珮声逾远,红尘犹自香。

6 《归长安》 唐·许浑

三年何处泪汍澜,白帝城边晓角残。
非是无心恋巫峡,自缘□臂到长安。
黔江水暖还曾饮,楚岫云深不识寒。
大抵莫教闻雨后,此时肠断不应难。

7 《水调歌头(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宋·李曾伯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
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
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婉约孤独怀人

8 《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时朔斋抵峡山拾遗词至)》 宋·李公昴

云山叠叠双眸短。
梦魂夜趁行人远。
千里共襟期。
吟风饮月时。
碧溪穿翠峡。
雪意蓬萧飒。
安得翅飞来。
冲寒同访梅。

9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10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1 《自淮阳还里中抵舍一夕即为通川之行》 宋·张绍文

喜得归来席未安,又携书剑上江干。
莫陪亲戚话情愫,空指溪山说肺肝。
客路几程来杳杳,天涯二棹去漫漫。
故乡又被江云隔,写得诗成欲寄难。

12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 宋·李薰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天公将归谁尤,耗释此下土。
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13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海陵官舍之韵》 宋·孙应符

生於陵者自安陵,可事驱驰较驿程,却望乡山千里隔,共看淮月一轮明。
官闲足遂吟呼乐,俸薄休形难息声。
最幸一家仍聚首,不须嗟弟与瞻兄。

14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宋·孙应求

舟渡金山过广陵,湾头略可计淮程。
回瞻建业祥烟绕,北望长安落日明。
野旷春农虚地力,霜清晓角动边声。
中原雠耻非难复,子弟皆思死父兄。

15 《安期生?并引?》 宋·苏轼

安期生,世知其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齐人安期生,生尝以策干项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
予每读此,未尝不废书而叹,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谁为之。
故意战国之士,如鲁连、虞卿,皆得道者欤?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

16 《安期生》 宋·苏轼

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尝干重瞳子,不见隆准公。
应如鲁仲连,抵掌吐长虹。
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

17 《安肃军》 宋·范成大

从古铜门控朔方,南城烟火北城荒。
台家抵死争溏泺,满眼秋芜衬夕阳。

18 《长木夜行抵金堆市》 宋·陆游

夜行长木村,重雾杂零雨。
湿萤黏野蔓,寒犬吠云坞。
道坏交细泉,亭废立遗堵。
时时过农家,灯火照鸣杼。

19 《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虏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 宋·陈与义

久谓事当尔,岂意身及之。
避虏连三年,行半天四维。
我非洛豪士,不畏穷谷饥。
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

20 《长安春日》 宋·寇准

淡淡秦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愁春一倍多。

* 关于安抵的诗词 描写安抵的诗词 带有安抵的诗词 包含安抵的古诗词(1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