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济的诗词(161首)

81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82 《运命论》 魏晋·李康

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忧思感慨命运

83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84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85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游记写景抒情

86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87 《读书》 宋·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88 《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二》 魏晋·卢谌

涂炭既济。
寇挫民阜。
谬其疲隶。
授之朝右。
上惧任大。
下欣施厚。
实祗高明。
敢忘所守。

89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90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元·杨维桢

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窥。
大慧实若愚,人遂以为痴。
可怜济父子,同门不识之。
何况隔千里,而欲求人知。

91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92 《志峡船具诗·梢》 宋·王周

製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93 《水龙吟·宦途驰骤心贪职》 元·刘志渊

宦途驰骤心贪职。
官事何时能毕。
力饶射日,名高为复,到今何济。
休道功名遂。

94 《水调歌头·雷在地中复》 元·林辕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
枢机合发,时惟君子为能通。
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溟滓萃黄宫。
大畜有攸利,善继养元雄。

95 《木皮散人鼓词》 清·贾凫西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

96 《哀吕东莱》 宋·巩丰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97 《积善堂诗》 宋·晃冲之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照钟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
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

98 《磨崖碑》 宋·江琼

元水部磨崖碑,为唐中兴作也。
唐事已矣,而碑崖□□独存。
本朝诸贤相与题咏,如张宛邱时有游人打碑卖之句。
□古一言□□□□□不已。

99 《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 宋·金君卿

圣门高弟游渊源,当时所得惟十贤。
科张言行政与学,兼此四者谁能然。
公含天资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谟全。
轩昂盛时进以道,行高德钜齐回骞。

100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 关于实济的诗词 描写实济的诗词 带有实济的诗词 包含实济的古诗词(1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