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济的诗词(161首)

101 《皇太后回銮颂》 宋·吴粟

於皇睿明,运符中兴。
绵宇肃清,乾夷坤宁。
孝思兢兢,交三圣灵。
惟我文母,远征朔土。

102 《送杜靖国知连州》 宋·郑侠

杜氏世德光无前,声华行实相辉鲜。
蒉之职也在刀匕,亲举罚爵平公筵。
预之闻见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诗为郡守称杜母,南阳之人今尚传。

103 《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明·龚诩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
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
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
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

104 《徐武功有贞》 明·何允泓

武功志高诡,其才更飚飘。
晓畅兵农事,旁谙占测术。
明兴治渠者,公纻迥无匹。
婉婉金闺彦,忽受中丞节。

105 《送李顺文》 明·李延兴

维齐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尝遭国大侵,夹辅犹腋肘。
宅土称上腴,财赋等浙右。
奇阃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106 《忆昔行美达监州》 明·刘崧

圣王端居总四夷,黄河妥帖东南驰。
明明政化若流水,祸乱之梗谁阶基?咄哉事变异往昔,簧
鼓邪说非寒饥。
嚣然挟兵起田里,诛杀长吏为妖魑。

107 《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明·王祎

黄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仪矩,蔼蔼赡文辞。
峨冠映长鬛,大布以为衣。
去岁应辟举,来自盱江湄。

108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109 《送刘贡父舍人二首》 宋·秦观

观也本诸生,早与世参商。
方枘不量凿,交亲指为狂。
末路辱公知,赐出非所望。
相期古人处,岂止事文章。

110 《寄题傅钦之草堂》 宋·秦观

河阳有洑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斯堂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111 《饭後登东山》 宋·陆游

饭已茶未成,褰裳步山径。
虽云筋力衰,挂杖犹济胜。
天高楼塔丽,霜落沟港净。
岂惟野实丹,已觉林笋迸,井桐亦强项,叶脱枝愈劲。
啼鸟久不去,将无助幽兴?盘纡穿翠谷,欹仄下危磴。
所嗟无客来,谁与持尘柄!

112 《寄题钦之草堂》 宋·黄庭坚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113 《喜迁莺·欲调真息》 宋·无名氏

欲调真息。
论根源参到,生前实际。
气是心兮,神为气主,心动神气分离。
心宁子母相抱,意定自成真液。

114 《应天长·萱堂积庆》 宋·无名氏

萱堂积庆,桂苑流芳,于门瑞蔼佳气。
正属仲秋弥月,称觞对此际。
西王母、来人世。
拥佩从、尽皆珠翠。

115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 宋·梅尧臣

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
闻歌汴渠劳,谩缀汴渠诗。
汴水源本清,随分黄河枝。
浊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116 《汴之水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宋·梅尧臣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
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
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117 《吴殿丞代州通判》 宋·梅尧臣

举才不避势,必也知其长。
王官诚济济,岂得佐边疆。
代郡实雄要,昔已选帅良。
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

118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宋·梅尧臣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119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明·高启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120 《积善堂》 宋·晁说之

我家得姓自卫史,文王之昭锺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兹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
中原丧乱厌风尘,南渡不及渡辽水。

* 关于实济的诗词 描写实济的诗词 带有实济的诗词 包含实济的古诗词(1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