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送的诗词(287首)

101 《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 唐·赵嘏

岛上花枝系钓船,隋家宫畔水连天。
江帆自落鸟飞外,月观静依春色边。
门巷草生车辙在,朝廷恩及雁行联。
相逢且问昭州事,曾鼓庄盆对逝川。

102 《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 唐·方干

莫辞还作吏,且喜速回车。
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
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
遥想清溪畔,幽人得自如。

103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唐·罗隐

青溪烟雨九华山,乱后应同梦寐间。
万里分飞休掩袂,两旬相见且开颜。
君依宰相貂蝉贵,我恋王门鬓发斑。
为谢伏波筵上客,几时金印拟西还。

104 《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唐·罗隐

野云如火照行尘,会绩溪边去问津。
才子省衔非幕客,楚君科第是同人。
狂思下国千场醉,病负东堂两度春。
他日酒筵应见问,鹿裘渔艇隔朱轮。

105 《送程尊师东游有寄》 唐·罗隐

华盖峰前拟卜耕,主人无奈又闲行。
且凭鹤驾寻沧海,又恐犀轩过赤城。
绛简便应朝右弼,紫旄兼合见东卿。
劝君莫忘归时节,芝似萤光处处生。

106 《途中送人东游有寄》 唐·罗隐

离骖莫惜暂逡巡,君向池阳我入秦。
岁月易抛非曩日,酒杯难得是同人。
路经隋苑桥灯夜,江转台城岸草春。
此处故交谁见问,为言霜鬓压风尘。

107 《乱后龙州送郑郎中兼寄郑侍御》 唐·李洞

待车登叠嶂,经乱集鴒原。
省坏兰终洁,台寒柏有根。
县清江入峡,楼静雪连村。
莫隐匡山社,机云受晋恩。

写山送别友人惜别

108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 唐·伍乔

五老云中勤学者,遇时能不困风尘。
束书西上谒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别馆友朋留醉久,去程烟月入吟新。
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鸾栖有异人。

109 《送刘恭游庐山兼寄令上人》 唐·李中

松桂烟霞蔽梵宫,诗流闲去访支公。
石堂磬断相逢夜,五老月生溪影空。

110 《和钟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 唐·徐铉

分司洗马无人问,辞客殷勤辍棹歌。
苍藓满庭行径小,高梧临槛雨声多。
春愁尽付千杯酒,乡思遥闻一曲歌。
且共胜游消永日,西冈风物近如何。

登高边疆咏史怀古

111 《送客至城西,望图山,因寄浙西府中》 唐·徐铉

牧叟邹生笑语同,莫嗟江上听秋风。
君看逐客思乡处,犹在图山更向东。

112 《送客至城西,望图山,因寄浙西府中》 唐·徐铉

牧叟邹生笑语同,莫嗟江上听秋风。
君看逐客思乡处,犹在图山更向东。

113 《送陈先生之洪井寄萧少卿》 唐·徐铉

闻君仙袂指洪厓,我忆情人别路赊。
知有欢娱游楚泽,更无书札到京华。
云开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
此处相逢应见问,为言搔首望龙沙。

唐诗三百首离别惜别

114 《送察院李侍御使庐陵因寄孟员外》 唐·徐铉

绣衣乘驿急如星,山水何妨寄野情。
肯向九仙台下歇,闲听孟叟醉吟声。

115 《西池送白二十二东归兼寄令狐相公联句》 唐·裴度

促坐宴回塘,送君归洛阳。
彼都留上宰,为我说中肠。
——裴度
威凤池边别,冥鸿天际翔。

116 《寄校书七兄(一作送韩校书)》 唐·李冶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馀。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八行书。

117 《送珍上人还天竺,兼寄广通上人、秦山人》 唐·皎然

江寺名天竺,多居蹑远踪。
春帆依柳浦,轻履上莲峰。
禅子兼三隐,空书共一封。
因君达山信,应向白云逢。

118 《送陈秀才赴举兼寄韩舍人》 唐·贯休

主圣臣贤日,求名莫等闲。
直须诗似玉,不用力如山。
草白兵初息,年丰驾已还。
凭将安养意,一说向曾颜。

119 《送明觉大师兼寄郑山人》 唐·贯休

去去楞伽子,春深道路长。
鸟啼青嶂险,花落紫衣香。
此去非馀事,还归内道场。
凭师将老倒,一向说荥阳。

120 《送胎发笔寄仁公》 唐·齐己

内唯胎发外秋毫,绿玉新栽管束牢。
老病手疼无那尔,却资年少写风骚。

* 关于寄送的诗词 描写寄送的诗词 带有寄送的诗词 包含寄送的古诗词(2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