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苔的诗词(897首)

701 《寄题张道士招真阁》 宋·李吕

君成道,去何许,寂寂空山号行府。
自从汉末人相值,因循今莫睹。

702 《古诗》 宋·刘过

凉生见砚窗未糊,秋风射入如相呼。
床头吴钩作龙吼,便欲乘此捣穹庐。
丈夫诗胆如斗大,摩挲笑与歌楚些。
生平柔肠作铁坚,挑尽寒灯拥襟坐。

703 《临池歌》 宋·刘子翚

君不见锺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
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704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刘子翚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飒,碧鲈银脍意何如。

705 《凌歊台》 宋·汪元量

百尺凌歊事已非,古碑岩畔上苔衣。
禁园风暖车争发,废殿雨寒花乱飞。
海北天高鹏得运,江南春尽雁知归。
三千歌舞今何处,惟有姑溪绕翠微。

706 《题黄梅驿舍壁间》 宋·王之道

石润占梅雨,山寒应麦秋。
清风鸣翠篠,疏雨湿红榴。
古驿苔封砌,芒城柳映楼。
高吟一瓯茗,聊为故人留。

707 《烧火用陈西麓韵》 宋·王之道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
腊雪犹栖树,风光已着梅。
相过随处好,未怪损梅苔。

708 《春残次韵张叔元》 宋·王之道

乱红狼籍紫苔斑,帘捲东风雨脚残。
蜀酒渐宜消昼永,单衣犹觉怯朝寒。
玲珑有客双摇辔,矍铄何人一据鞍。
芍药酴醿晴更好,劝君休作梦中看。

709 《和吕叔恭题和州香林汤》 宋·王之道

新诗等絺绣,文采照座右。
尤怜继绝唱,峥嵘竞高秀。
词源眉山长,句法杜陵旧。
相从今老矣,岂独歌邂逅。

710 《上云乐》 明·刘基

混沌结,玄黄开,人生其中,称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质虽异众理该。
欲淫物诱滋巧伪,遂使真淳耗?攵玄风颓。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浅短无栽培。

711 《愁感代哭》 明·刘基

燕鸿北去又南来,断垄荒冈几劫灰。
慈母矶寒风落木,望夫石老雨添苔。
江流定与天河合,客泪还经地底回。
未必春光便销歇,白华犹发烧残梅。

712 《梅杏桃李》 明·杨基

忆与卢仝共看来,花光月色两徘徊。
江村远处长相识,风雨寒时已早开。
霁雪玲珑愁易湿,春冰轻薄笑难裁。
江城二月城西路,谁惜柔香满翠苔。

713 《登灵岩和韵周左丞伯温饶大参介之》 明·杨基

单舻集群英,席窄坐每盍。
烟横半掩寺,木落全见塔。
斜流出渠分,曲径转溪合。
村妆妍丑并,野话悲笑杂。

714 《春风行》 明·杨基

春风吹花快如剪,柳条婆娑颜色浅。
四更急雨作轻寒,零落余香上苔藓。
街泥污人不出户,强以一樽聊自遣。
西家酒熟复苦贵,收拾春衣倩人典。

715 《宜秋轩桂》 明·杨基

宜秋轩东一株桂,香叶婆娑拥寒翠。
秋堂夜静风满帘,时觉幽芳来拂鼻。
清晨曳履访幽独,一径青苔双户闭。
离离嫩蕊罥虫丝,蔌蔌轻花落深砌。

716 《豫章早春》 明·杨基

茸茸草色变枯荄,簌簌寒梅落径苔。
山顶雪惟朝北在,水边风已自东来。
不须银管催莺出,便好珠帘为燕开。
见说岭南春更早,桃花流水胜天台。

717 《依韵和梅圣俞从登东楼三首》 宋·王珪

五云扶阙对南山,风猎丹丘烧影还。
凤苔斗回天北畔,瑶台直到海中间。
漏寒锦账迟归梦,波暖金钟艳醉颜。
谁在玉楼歌未足,林梢春鸟已关关。

718 《菊》 宋·郑獬

菊花初抱叶,始见春光来。
绿蓓今著花,又见秋风回。
高天不容土,白日安可栽。
一世如大疟,寒暑还相催。

719 《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万寿寺》 宋·郑獬

峻阜如蟠虹,蓄泄气象灵。
绀宇隐红树,缭若画在屏。
联骑转城角,沙步俯回汀。
野寺对寒水,白壁敞云扃。

720 《寄严文炳》 宋·陈造

子云草玄宅,门径积莓苔。
昨梦凭诗说,新雨无客来。
衮衮手可炙,自诧甘寒灰。
蜀庄寂寞者,念我首独回。

* 关于寒苔的诗词 描写寒苔的诗词 带有寒苔的诗词 包含寒苔的古诗词(8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