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年心的诗词(1966首)

841 《怀珦潜山》 宋·释行海

楚雨吴烟动客思,江梅发后失归期。
传来踪迹浑无定,飘泊情怀已可知。
鼓角每惊多事日,莺花空度少年时。
与君如此长相别,苦乐同心更有谁。

842 《八月初三日五更梦觉追记》 宋·舒岳祥

林下青衫卸,尊前白发欹。
少年行乐事,暮景感伤时。
鍊药嫌长懒,观书悔已迟。
惜花心性在,时复一吟诗。

843 《缘识》 宋·宋太宗

日月何忙忙,相逢有出没。
催将壮志心,少年如顷克。
人生苦海中,否泰知通塞。
四季倏忽来,寒暑变为贼。
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

844 《缘识》 宋·宋太宗

少年虽共语,不解老人心。
莫作为闲事,高山似海深。

845 《赐苏易简》 宋·宋太宗

运偶昌时远更深,果然谷在我中心。
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
举措乐时周礼法,思贤教古善规箴。
少年学士文明世,一寸贤毫数万寻。

846 《新岁五十始觉衰悴因书长句奉呈仲巽少卿》 宋·苏颂

始衰心事自堪嗟,但觉光阴似转车。
白傅开经五秩满,仲尼学易数年加。
负薪筋力诚难强,报国功名事转赊。
若问信书何所得,乐天知命任生涯。

847 《题南圃一首》 宋·苏籀

妖嫺十五余,清春破瓜初。
婉腻讵如玉,凌风素云裾。
莺燕妬声实,窈心自有夫。
取怜逆万目,白地肠应无。
惶惑少年士,逐麋不顾菟。
倾囊买消渴,借问谁家姝。

848 《秋夜听雨一首》 宋·苏籀

萧骚闇响空阶滴,复值幽人对榻时。
旨趣逍遥称漫叟,锋芒扞格愧神锥。
愿摈谢万令閒处,实藉陈平屡出奇。
心境卧轮非别伎,少年狡狯赴无为。

849 《望道一首》 宋·苏籀

少年相尚依阿语,老大回看不住心。
望道尊师岂盲进,忧时论事敢浮沈。
侏儒饱死嗤方朔,悬罄饥贫类展禽。
好古宜交鲁卫士,豳风咀噍有遗音。

850 《著书》 宋·苏籀

著书前古老虞卿,何必穷愁学乃成。
驾说精心是家训,修辞肆笔体人情。
少年竦跃文章慕,老去冲融道术鸣。
流略从今皆指掌,粗令衰世不喑盲。

851 《胜果僧舍与叶养源论武侯出处作数韵》 宋·孙应时

隆中躬耕归,抱膝咏梁父。
谁称此卧龙,名字震东土。
平生惟老庞,忘言各心许。
相从亦何为,誓不入州府。

852 《和林子长训诸郎韵》 宋·袁说友

祝臝不知难,舐犊不知累。
我生饱经涉,一一如历块。
泛观孩提儿,铿锵捷应对。
由其不不学,所人遂同异。

853 《梅隐》 宋·曾丰

君不见岷峨春雷江发源,又不见楩楠秋风叶归根。
时中两字万物具,他说不出吾圣门。
挟书来就辟雍试,尧舜君民得无意。
凤山梅隐屋数椽,区区无乃太早计。

854 《和颜长官百咏·贫女》 宋·朱继芳

少年荡子有黄金,投赠明珰结两心。
不得良媒终不肯,一春风雨洞房深。

855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856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高中文言文楚辞写人爱国励志忧国忧民

857 《天问》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楚辞

858 《百忧集行》 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岁月生活凄凉

859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辞赋精选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宴饮山水抒情

860 《拟行路难十八首》 南北朝·鲍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感慨人生

* 关于少年心的诗词 描写少年心的诗词 带有少年心的诗词 包含少年心的古诗词(19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