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尘刹普的诗词(16首)

1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普贤菩萨章》 宋·释正觉

侬家活计本天然,刹刹尘尘见普贤。
犀角一星蟾影透,神珠九曲蚁丝穿。
觉非渐次亡棱缝,幻自消鎔得混圆。
妙应通身无向背,古菱花不染媸妍。

2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功转密藏,寻踪迹以无方。
影现益彰,历因缘而有常。
身分尘刹普,舌拄梵天长。
心心不触菩提用,法法无依般若光。

3 《普庵歌》 宋·释印肃

祝个普庵纯宝贝,妙慧庄严真畅快。
无门为户到人稀,万里神光圆顶盖。
非相身,无不在,体露堂堂声色外。

4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5 《咏五台》 唐·王通

缥缈蓬莱未足夸,海峰孤绝更无加。
入门已到三摩地,携手同游千岁沙。
碧玉镜开金菡旧,珊瑚树宿白频迦。
殷勤童子能招隐,共采芝茵和紫霞。

6 《餐菊花歌》 宋·郑思肖

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歌笑频颠狂。
忆昔我为混沌王,洞见末劫寿不长。
尽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长生方。

7 《郑成忠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智不能知,识不能识。
一气轻清,双瞳冷碧。
莲开梦觉,十方虚殒於一时;鲲蜕鹏抟,九万里成乎一息。

8 《八识诗》 宋·徐天锡

兄弟八个一个痴,其中一个最跷蹊。
五个向外能经纪,止留一个看家计。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景为风。
爱口特种根身立,去后先来作主翁。
不动地边方舍藏,金刚道后毕然空。
大圆镜智成无漏,普照十方尘刹中。

9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宋·李弥逊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
刹尘何地不光明。

10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宋·王之望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11 《大悲观音栴檀像》 宋·释遵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12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13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唐·顾况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
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14 《寿邵阳唐倅二首》 宋·廖行之

君不见大士化身兜率天,地涌两足双金莲。
光明照耀十方界,至今犹记周昭年。
当年刹利西王国,才见薰风入炎日。
菩提广转大法轮,普现宝身千百亿。

15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顶雪抗春,目寒射人。
蓑裹江湖雨,斗浮河汉津。
拙忘机兮抱瓮,妙不传兮斲轮。
谷鸟岩华自声色,十方普现刹尘身。

16 《颂古一百则》 宋·释正觉

没踪迹,断消息。
白云无根,清风何色。
散乾盖而非心,持坤舆而有力。
洞千古之渊源,造万像之模则。
刹尘道会也处处普贤,楼阁门开也头头弥勒。

* 关于尘刹普的诗词 描写尘刹普的诗词 带有尘刹普的诗词 包含尘刹普的古诗词(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