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尺籍子的诗词(79首)

61 《徽宗花鸟图》 明·方孝孺

宣仁升遐司马死,宋祚当时已中否。
岂知祸乱犹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简书四出捷星驰,重见熙丰旧设施。
太室既崇荆国祀,朝堂新刊党人碑。

62 《无罪言》 宋·赵汝绩

哀哀民何辜,遭此凶歉厄。
初闻数米炊,次复并日食。
草根掘欲尽,木皮屑不给。
疲老就枯僵,少壮作捐瘠。

63 《谢从义参军自京还言危中书见问且讶无书因寄》 元·陈基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
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
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
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64 《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宋·苏轼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
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
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已足烧。

65 《对酒歌答谢公静》 宋·黄庭坚

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
看君平生用意处,萧洒定自知人心。
南阳城边雪三日,愁阴不能分皂白。
摧轮踠蹄泥数尺,城门昼开眠贾客。

66 《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 宋·黄庭坚

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
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

67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 宋·梅尧臣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
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
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

68 《芳仪怨》 宋·晁补之

金陵宫殿春霏微,江南花发鹧鸪飞。
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
满堂侍酒皆词客,拭汗争看平叔白。
后庭一曲时事新,挥泪临江悲去国。

69 《用无斁八弟永城相迎韵寄怀》 宋·晁补之

平生殚千金,术似刘累僻。
春风九轨道,无我迷阳迹。
呼来着冠紞,野貌不改昔。
易衣怜介弟,犹有布一尺。

70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宋·黄公度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
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
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

71 《吴下竹枝歌七首》 元·杨维桢

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
采菱三五唱歌去,五马行春驻大堤。
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
木兰风起飞花急,只逐越来溪上流。

72 《送仲巽归阙下》 宋·郑獬

老骥不妄行,苍鹰不虚击。
高车折轴弃路旁,茧栗犊儿负其力。
指麾万事自有理,不须破海惊霹雳。
君不见张侯白头郎,仗节雍容在南国。

73 《卖松翁》 宋·强至

穷山老松干百尺,纵有爱者势难值。
小松耸擢未及丈,何亦冷落守岩石。
由来世眼习繁侈,竞事妖红与烂白。
往往破产聚名卉,未见有一号松癖。

74 《寄衡州舅氏》 宋·赵蕃

西山有乔松,蒙附百亩阴。
蓬蒿宅其下,旅生亦駸駸。
永怀豫章公,斯文金玉音。
徐洪盖自出,源流高以深。

75 《正字南仲祭诗》 宋·周文璞

昭阳作噩冬,愁云凝上苍。
我堕豀谷底,卤莽闻公丧。
哲人困中寿,颇谓告者狂。
继执邸吏符,踯蹢抽肝肠。

76 《寄刘九》 宋·陈藻

一生闭门不结交,汇缘遇我如同胞。
年年客里故人多,饮水逢君朱颜酡。
鹊去鸠来有空屋,牝乳雏飞无啄粟。
香火飘零甘死休,无辜怜我兄遭戮。

77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 宋·陈傅良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78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 明·李东阳

问君朝回胡不归,西驰急脚走若飞。
云承部檄籍戎伍,岁给纩布颁冬衣。
浮图东望瑜伽宅,尺地西垣懒回屐。
只应官事了痴儿,怪底可人招不得。

79 《和胡俛学士游西池书事》 宋·苏颂

皇都有沧池,近在金商陌。
渊源控河汴,襟带引京索。
众派泻寒光,一鉴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阴霭地滋脉。

* 关于尺籍子的诗词 描写尺籍子的诗词 带有尺籍子的诗词 包含尺籍子的古诗词(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