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瓢的诗词(472首)

61 《岁寒山》 宋·余芑舒

岁寒老石尚干霄,松柏摧残只艾萧。
岣嵝字昏烟漠漠,空同人去夜寥寥。
凉蝉高挂千寻壁,断涧闲浮五石瓢。
不信渠侬呼不醒,倘逢归鹤试招邀。

62 《题北山松轩》 宋·左知微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
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
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
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

63 《宿山家》 元·甘复

木落秋满山,窗虚夜凉集。
风吹海月生,露洗苔衣湿。
野客爱清泠,长瓢暝中汲。

64 《东山夜坐》 明·唵囕香公

苍苔岩畔坐忘言,蒹菼离离带夕昏。
千里梦回莼菜美,三旬病起稻花繁。
碧云到海秋无隙,白鸟翻空夜有痕。
明日又携瓢笠去,百城烟水扣谁门?

65 《江上忆山居》 明·道敷

忍置一茅舍,空闲丛竹傍。
限归憎月闰,乞梦愿更长。
草合深埋径,苔知自过墙。
还怜挂瓢树,到日叶俱黄。

66 《题何梅阁山居》 明·甘瑾

迹不到城市,逢人无厚颜。
一瓢风外树,双屐雨中山。
流水春喧碓,归云暮掩关。
忧时心未已,祇益鬓毛斑。

67 《陪括苍太史谒长陵余山客冠门者呵止之顶老卒》 明·纪青

竹皮纱幅老人头,高士从来傲冕旒。
曾见院师画姚老,一瓢如叶倚黄楼。

68 《续催送日鼓谣(邓侍郎崖山作催送日鼓谣文丞》 明·汪德钧

冬冬晨鼓催,目注东方白。
日华欲动月无辉,杀气冲天云血色。
坎坎暮鼓击,日没崦嵫黑。
朔风吹海毒波翻,旄头错落光芒出。

69 《辛丑冬曹能始过客孝若斋中因遍游吴兴诸山歌》 明·吴梦旸

君胡为兮乐吾土,临水登山吊今古。
故鄣城外君回船,诗中不吊陈霸先。
关中布衣呼不起,挂瓢堂中君独倚。
悄然忧来不可辍,长谣短咏皆奇绝。

70 《补瓢(二首)》 明·朽庵林公

足迹寻常懒过桥,栖栖今日又明朝。
诗情冷淡霜中菊,服色离披雪后蕉。
贫里有谁分米送,禁山无处觅柴烧。
老来自笑贪心在,还对清泉补破瓢。
¤

71 《补瓢(二首)》 明·朽庵林公

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无日照窗尘。
雪松挺翠能禁冷,霜叶堆红岂是春。
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盘分米赠西邻。
补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痴心也济贫。

72 《山居诗》 明·雪山法师

未必树皆侵汉者,低枝亦可挂吾瓢。
年来饭后无余事,且立松门看晚潮。

73 《瓢隐画歌》 明·虞堪

溪山昨日风雨来,溪上船子冲潮回。
白鸥微茫度岛屿,绿树恍惚迷尘埃。
烟昏气黑夜滂渤,石梁茅屋多倾颓。
壶公画里何悠哉,写此世外之蓬莱,弱水不渡良可哀。

74 《黄岩黄宗贤为余筑室羽山招与共学方有心事未》 明·郑善夫

不分委沟壑,上林安一枝。
官随年少后,拙负故人知。
彝鼎终难就,箪瓢定不辞。
故园方苦乱,去采羽山芝。

75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 宋·苏轼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
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
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
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76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宋·苏轼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77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宋·苏轼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
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
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
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78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宋·王安石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79 《结屋山涧曲》 宋·王安石

结屋山涧曲,挂瓢秋树颠。
鸣不中律吕,时时惊我眠。
吾儿亦恶聒,肋力事弃捐。
止我为尔歌,不如恣其然。

80 《北山三咏其一——宝公塔》 宋·王安石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 关于山瓢的诗词 描写山瓢的诗词 带有山瓢的诗词 包含山瓢的古诗词(4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