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荆的诗词(45首)

1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宋·苏轼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
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
(昔自南河赴杭州过此,盖二十二年矣。
)従祠及彼呱,(有启庙。

2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唐·张九龄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
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
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唐诗三百首友情送别写景抒情

3 《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 唐·张九龄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
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
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4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唐·孟浩然

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
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
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
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5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唐·孟浩然

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
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
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
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6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唐·皇甫冉

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
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揭厉朝将夕,潺湲古至今。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7 《荆山独往》 唐·姚系

宿昔山水上,抱琴聊踯躅。
山远去难穷,琴悲多断续。
岩重丹阳树,泉咽闻阴谷。
时下白云中,淹留秋水曲。
秋水石栏深,潺湲如喷玉。
杂芳被阴岸,坠露方消绿。
恣此平生怀,独游还自足。

写景写雨怀人

8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 唐·羊士谔

结缆兰香渚,柴车上连冈。
晏温值初霁,去绕山河长。
献岁冰雪尽,细泉生路傍。
行披烟杉入,激涧横石梁。

9 《将赴京师蒜山津送客还荆渚》 唐·许浑

尊前万里愁,楚塞与皇州。
云识潇湘雨,风知鄠杜秋。
潮平犹倚棹,月上更登楼。
他日沧浪水,渔歌对白头。

10 《将赴京师蒜山津送客还荆渚》 唐·许浑

尊前万里愁,楚塞与皇州。
云识潇湘雨,风知鄠杜秋。
潮平犹倚棹,月上更登楼。
他日沧浪水,渔歌对白头。

11 《荆山》 唐·李商隐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
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

12 《荆山》 唐·李咸用

良工指君疑,真玉却非玉。
寄言怀宝人,不须伤手足。

13 《咏史诗·荆山》 唐·胡曾

抱玉岩前桂叶稠,碧谿寒水至今流。
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

音乐

14 《荆山夜泊与亲友遇》 唐·许彬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
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
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
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15 《荆门夏日寄洞山节公》 唐·齐己

湖光摇翠木,灵洞叠云深。
五月经行处,千秋桧柏阴。
山形临北渚,僧格继东林。
莫惜相招信,余心是此心。

16 《望荆山》 南北朝·江淹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秋天写景旅途

17 《蓦山溪(墨梅、荆楚间鸳鸯梅、赋此)》 宋·周纯

江南春信,望断人千里。
魂梦入花枝,染相思、同心并蒂。
鸳鸯名字,赢得一双双,无限意。
凝烟水。

18 《荆山客邸题壁》 宋·范万顷

囊金遗失正茫然,逆旅仁心尽付还。
从此弋阳添故事,不教阴德擅燕山。

19 《题荆浩画青山白云卷》 宋·薛琦

渺渺山上山,隐隐树边树。
鸡犬不闻声,居人在何处。
扁舟载酒来相寻,古木苍苔一径深。
白云不飞青山舞,谁悟荆生点笔心。

20 《题刘荆山母墓》 宋·赵汝回

绿草监参白露晣,老樵能记虎眠时。
石函深贮悬钟谶,翠壁新刊断织碑。
陇势三分松桧色,泉声千古蓼莪悲。
珪郎向堂友,留宿云庵撰诔辞。

* 关于山荆的诗词 描写山荆的诗词 带有山荆的诗词 包含山荆的古诗词(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