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川人的诗词(39首)

1 《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 宋·苏轼

坐来真个好相宜,深注唇儿浅画眉。
须信杨家佳丽种,洛川自有浴妃池。

2 《悼何求卿内子王氏川人王丞相夫人母之妯娌》 宋·姜特立

名父飞凫席庆长,良人傅粉旧传芳。
篮舆曾带阳台雨,花院俄沉婺宿光。
表表门眉看列倩,诜诜兰玉有诸郎。
不唯彩诰生前宠,更有丰碑自玉堂。

3 《酬黎居士淅川作(昙壁上人院走笔成)》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4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唐·孟浩然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
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
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5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唐·孟浩然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
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
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6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唐诗三百首友情

7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8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9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李祭酒别业俯视川林前带雷岫)》 唐·钱起

南山转群木,昏晓拥山翠。
小泽近龙居,清苍常雨气。
君家北原上,千金买胜事。
丹阙退朝回,白云迎赏至。
新晴村落外,处处烟景异。
片水明断岸,馀霞入古寺。
东皋指归翼,目尽有馀意。

写水怀人

10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唐·钱起

几年家绝壑,满径种芳兰。
带石买松贵,通溪涨水宽。
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11 《暖川(一作征人歌)》 唐·李益

胡风冻合鸊鹈泉,牧马千群逐暖川。
塞外征行无尽日,年年移帐雪中天。

12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唐·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3 《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 唐·欧阳詹

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
无人相共识,独自故乡情。

14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 唐·白居易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
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15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辟命》 唐·白居易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
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16 《秋晚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 唐·杜牧

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川光初媚日,山色正矜秋。
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
杜村连潏水,晚步见垂钩。

17 《三川驿伏览座主舍人留题》 唐·杜牧

旧迹依然已十秋,雪山当面照银钩。
怀恩泪尽霜天晓,一片馀霞映驿楼。

18 《谷比岁受同年丈人故川守李侍郎教谕衰晏龙钟益用…自贻》 唐·郑谷

多感京河李丈人,童蒙受教便书绅。
文章至竟无功业,名宦由来致苦辛。
皎日还应知守道,平生自信解甘贫。
孤单所得皆逾分,归种敷溪一亩春。

19 《送友人游东川》 唐·喻坦之

食尽须分散,将行几愿留。
春兼三月闰,人拟半年游。
风俗同吴地,山川拥梓州。
思君登栈道,猿啸始应愁。

20 《酬西川楚峦上人卷》 唐·齐己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
古人搜不尽,吾子得何精。
可信由前习,堪闻正后生。
东西五千里,多谢寄无成。

* 关于川人的诗词 描写川人的诗词 带有川人的诗词 包含川人的古诗词(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