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川光的诗词(1163首)

161 《南山寺潇洒阁呈川无竭二首》 宋·方回

独骑瘦马破枯苔,要与高僧共茗杯。
山阁云晴天上□,□帆潮紧日边来。
藤阴树影东西缺,野色秋光左右□。
□□中间无障碍,豁然宇宙一灵台。

162 《同川无竭观旃檀林东窗见婺州港定此为句》 宋·方回

必欺劲竹傲长松,铁面霜严舌有锋。
遥指水光来婺□,□听乡语半吴侬。
贴诗满壁夸佳句,答话当机破□□。
□□归来大风雨,定知一钵已降龙。

163 《访临川杨仲权于天庆》 宋·方回

隐居何所为,性懒绝造请。
驾言东城东,恍兮异人境。
修廊寂无声,未忍践竹影。
独立味玄澹,徐步入深冷。

164 《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 宋·方回

以笔写竹如写字,何独钟王擅能事。
同是蒙恬一管笔,老手变化自然异。
胸中渭川有千亩,咄嗟办此箨龙易。
竹叶竹枝竹本根,方寸中藏竹天地。

165 《和光亭二首》 宋·郭印

川原万草木,总放无量光。
要识和同意,乾坤不閟藏。

166 《伊川道中》 宋·李复

溪流水尽摇日光,夹岸弱柳千缕长。
野鸟深藏但闻语,山花半开初有香。
今朝伊川首西路,昔年潏水过南塘。
安得春风生两腋,从敦吹到故山傍。

167 《次韵葛大卿题江氏寒光阁》 宋·苏颂

溪凝蓝黛合双川,阁在千岩万壑前。
潄石我思清病齿,倚琴谁共听流泉。
云生北岭横空白,春入东郊一望鲜。
况是江南风物好,待君重咏四时天。

168 《补和王深甫颍川西湖四篇·明月舫》 宋·苏颂

明月照寒宵,湖水白如昼。
纵览泊中流,清光应可就。

169 《游保宁院练光亭同丘程凌林四君分题用业字韵》 宋·苏颂

寺本梁瓦棺,地临吴建业。
何人构虚亭,胜概压危堞。
岩扃豁常开,江练静相协。
洪涛虽震腾,迅流终妥帖。

170 《鄞川道中呈友人》 宋·孙应时

青山不断烟苍苍,梅花如雪东风香。
春来天地恰十日,眼见草木生辉光。
清溪行舟暮鸣橹,并舡开樽共君主。
人生邂逅自可怜,明日江东听江雨。

171 《又寄潼川漕仲房》 宋·孙应时

郡县仍荒政,朝廷念远方。
向来传诏札,不独戒戎羌。
帝德乾坤大,天聪日月光。
边防须至计,社稷倚安疆。

172 《姚行简抚干归霅川》 宋·袁说友

一见油然慰所望,巾车更辱到他乡。
相从乐处光阴速,索笑浓时意味长。
樽酒未堪留好客,湖山早已关归艎。
秋来尚忆门前路,莫惜溪头屡买航。

173 《韩奕》 先秦·佚名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
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
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
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诗经赞颂写人

174 《元日》 唐·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春节

175 《喜雪》 唐·李世民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
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
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

176 《探得李》 唐·李世民

盘根直盈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三川。

177 《春台望》 唐·李隆基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秋游抒情

178 《幸华严寺》 唐·李忱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
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179 《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昊天乐章》 唐·佚名

大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
德迈娥台敞,仁高姒幄披。
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瞻紫极,望玄穹。

180 《封泰山乐章·豫和》 唐·佚名

款泰坛,柴泰清。
受天命,报天成。
竦皇心,荐乐声。
志上达,歌下迎。

* 关于川光的诗词 描写川光的诗词 带有川光的诗词 包含川光的古诗词(11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