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川归的诗词(48首)

1 《乾道初予自临川归锺陵李德远范周士送别於西》 宋·陆游

故人已作山头土,倦客犹鄣陌上尘。
十五年间真一梦,又骑羸马涉西津。

2 《乾道初予自临川归锺陵李德远范周士送别於西》 宋·陆游

十五年前宿战平,长亭风雨夜连明,无端老作天涯客,还听当时夜雨声。

3 《题管圣浩蒲川归隐》 宋·王巩

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
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
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4 《送冯济川归蜀》 宋·叶绍翁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
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5 《禾川归途》 宋·赵文

天亦寒痴日易曛,客情暗暗似春云。
不知细雨止还作,自倚篮舆看水纹。

6 《送张巨川归崇德》 宋·仇远

三载金渊入幙宾,转当繁剧转精神。
高堂多有承颜乐,巨室都无切齿人。
此日吏民争卧辙,他时事业继埋轮。
语儿溪上沧浪水,有约征衣共浣尘。

7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8 《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诗三百首田园

9 《不调归东川别业》 唐·李颀

寸禄言可取,托身将见遗。
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
绂冕谢知己,林园多后时。
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

10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唐·李白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
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
化心养精魄,隐几窅天真。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11 《晚归沣川》 唐·韦应物

凌雾朝阊阖,落日返清川。
簪组方暂解,临水一翛然。
昆弟忻来集,童稚满眼前。
适意在无事,携手望秋田。

12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3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4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 唐·窦巩

吴蜀何年别,相逢汉水头。
望乡心共醉,握手泪先流。
宿雾千山晓,春霖一夜愁。
离情方浩荡,莫说去刀州。

15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 唐·卢纶

千山冰雪晴,山静锦花明。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浪依巴字息,风入蜀关清。
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16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唐·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17 《送段觉之西蜀结婚(一作送段觉之西川过婚礼后归觐)》 唐·许浑

词赋名高身不闲,采衣如锦度函关。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18 《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唐·薛逢

两地交通布政和,上台深喜使星过。
欢留白日千钟酒,调入青云一曲歌。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平津万一言卑散,莫忘高松寄女萝。

写景怀人

19 《重归宜春经过萍川题梵林寺》 唐·袁皓

梵林遗址在松萝,四十年来两度过。
泸水东奔彭蠡浪,萍川西注洞庭波。
村烟不改居人换,官路无穷行客多。
拖紫腰金成底事,凭阑惆怅欲如何。

20 《送李尊师归临川》 唐·李咸用

蟠桃一别几千春,谪下人间作至人。
尘外烟霞吟不尽,鼎中龙虎伏初驯。
除存紫府无他意,终向青冥举此身。
辞我麻姑山畔去,蔡经踪迹必相亲。

* 关于川归的诗词 描写川归的诗词 带有川归的诗词 包含川归的古诗词(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