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土的诗词(1074首)

41 《清平乐 怀古》 元·周权

残山剩水,陌上多尘土。
此地当时分汉楚。
俯仰几番今古。
暮云野树苍茫。
秋风荒草沙场。
极目寒鸦归外,数家篱落斜阳。

42 《题蒋卫平遗像》 近代·李大钊

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
碧血几春花,零泪一抔土。
[22]
不闻叱咤声,但听呜咽水。
[23]
夜夜空江头,似有蛟龙起。
[24]

43 《南平教授勾子甲见访于益昌自言正在华阳时渠》 宋·度正

顷年应聘漫谈经,喜向寒窗访聚萤。
抚字昨惭书下下,佩衿今羡领青青。
傥来富贵皆尘土,无尽诗书自日星。
珍重圣贤垂轨范,不尤臧氏不尤邢。

44 《毁土山》 宋·赵万年

筑土为山号距堙,胡儿痴计要攻城。
谁知壮士中宵出,三月工夫一夜平。

45 《漠北怀古(四首·西斋《漠北》、《开平》诸》 明·楚石梵琦

北向无城郭,遥遥接大荒。
旧来闻汉土,前去是河隍。
野蒜根含水,沙葱叶负霜。
何人鸣觱栗,使我泪沾裳。
¤

46 《漠北怀古(四首·西斋《漠北》、《开平》诸》 明·楚石梵琦

无树可黄落,有台如白登。
三冬掘野鼠,万骑上河冰。
土厚不为井,民淳犹结绳。
令人思太古,极目眇平陵。

47 《送管平田先生颁封秦府归省》 明·高叔嗣

五等周分国,三王汉世家。
日闻敦帝族,时见遣皇华。
剪土仍鹑首,疏邦自犬牙。
秦关通使节,灞水渡征车。
过邑恩难屡,堂登礼更嘉。
何如北山客,行役动长嗟。

48 《书黄贺州平蛮事后》 明·胡翰

荆楚绵百越,襟带极遐裔。
连山限车辙,外薄海无际。
风气何纷厖,群蠢动相噬。
古虽郡县置,画地出租税。

49 《平乐府》 明·龙瑄

凄凄烟雨岭南天,翠壁青林断复连。
山县总荒兵火后,土民还住贼巢边。
车筒昼夜翻江水,刀具春秋种石田。
幸际时和太平日,不须鸡骨预占年。

50 《长平戈头歌》 明·陶凯

长平野人凿地得古戈,上有款识字,岁久俱灭磨。
惜不能如丰城古剑射牛斗,吁嗟戈乎奈尔何。
但见青铜凝寒莫烟紫,月黑山深夜飞雨。
恨血千年犹未消,荒郊夜夜啼冤鬼。

51 《长平》 明·谢肃

引轭方上牛,参旗正南举。
行行堠路明,忽在长平聚。
踟蹰念衰韩,不得守兹土。
嫁祸于赵国,移师与秦拒。

52 《宿临安净土寺》 宋·苏轼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53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宋·王安石

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
去县尚百里,侧身勇前瞻。
萧条烟岚上,缥缈浮青尖。

54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宋·王安石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谁谓秦淮广,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
蔡侯闻之喜,喜色见两颊。

55 《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宋·王安石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无一谐。
盗伤中丞偶不死,利剑白日投天街。
裹疮入相议军旅,国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语发涕,誓出按抚除睽乖。

56 《示平甫弟》 宋·王安石

汴渠西受昆仑水,五月奔湍射黄矢。
高淮夜入忽倒流,碕岸相看欲生嘴。
万樯如山矻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
自闻留连且一月,每得问讯犹千里。

57 《天平寺》 宋·范成大

旧游彷佛记三年,轰饮题诗夜满山。
山上白云应解笑,又将尘土涴朱颜。

58 《平安》 宋·文天祥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

59 《将至官坡登一土冈望复州作》 宋·张耒

茫茫梦泽连禾黍,断垄横冈散平楚。
登高试望竟陵城,孤烟落日知何处。
旧游如梦去莫挽,客愁冉冉还如故。
他年若问鸿轩人,堂下蔷薇应解语。

60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 宋·黄庭坚

土气昏风日,人嚣极雁鹅。
寻河著绳墨,诗思略无多。

* 关于平土的诗词 描写平土的诗词 带有平土的诗词 包含平土的古诗词(10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