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於的诗词(573首)

41 《和平叔道傍竹》 宋·梅尧臣

野田有修竹,丛疏饱於霜。
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
岂无行路子,行路厌榛荒。
忽见此翠色,徘徊未能忘。
车马去何疾,回顾隔山冈。

42 《平山堂杂言》 宋·梅尧臣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於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43 《依韵和武平苕霅二水》 宋·梅尧臣

昔爱伊与洛,今逢苕与霅。
南郭复西城,晓色明於甲。
尘缨庶可濯,白鸟谁来狎。
落日潭上归,鱼歌自相答。

44 《和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 宋·王令

纷纷世俗竞朱金,仕道人人说直寻。
但以一官求养志,岂於千古有遗心。
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
何日山林遂归计,南风进讲五弦琴。

45 《送程於潜两首》 宋·洪咨夔

溪山民物古,政理器能宽。
平易见眉睫,明清生肺肝。
春风帘影暖,霜月研声寒。
野老自相语,元丰崔长官。

46 《送程於潜两首》 宋·洪咨夔

溯紫催飞舄,攒红簇去鞍。
吾邦倾市送,旁邑塞涂看。
清庙登牺象,明庭峙孔鸾。
野翁麋鹿友,时与讯平安。

47 《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灵孝严殿是》 宋·蔡襄

先帝传基固,其人嗣统平。
余恩华夏在,高谊古今倾。
汉法原为庙,仙居别有京。
海中金阙见,天上玉楼成。

48 《立秋日破晓入山携枕簟睡於禅静庵中作诗一首》 宋·毛滂

西风安起无人乡,云深万籁含清商。
山容便与新秋净,稻花已作丰年香。
断蝉抱柳咽残月,卧霞排雾通朝阳。
过桥寺影出疏木,入户竹色来低墙。

49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於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 宋·苏辙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
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从来贵士衡。

50 《追换刘平父二首》 宋·李吕

奕世旗常记姓名,屏山道学蔼余馨。
流风与世为标的,好义於君见典型。
琴韵祗求追古意,吟怀偏喜帝林扃。
相逢恨晚情犹厚,怅望音容隔杳冥。

51 《俞太古尝叩阍上书有名天下予甚敬之相会於姑》 宋·刘过

人树俱不堪,岁月驹隙过。
老怀泪如洗,欲唱谁当和。
洛阳今少年,弊事劳力破。
精神经百炼,锋锐坚不挫。

52 《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於城西而独未暇载酒》 宋·张元干

关山往岁曾冰裂,跋马平坡千树雪。
疏枝冷蕊最撩人,雪后生香微带月。
醉中不数长短亭,狐裘拥鼻风前醒。
十年丧乱岂记忆,一见新诗心目惊。

53 《用葵轩送定叟平时兄弟间首句送季永弟赴省》 宋·吴泳

平时兄弟间,如友相箴规。
每於和顺中,切切而偲偲。
笔砚三十年,风雨无停披。
草衣而粝食,穴坯而败帷。

54 《与邹浩志完会於王希圣家因话毗陵事是夕辄梦》 宋·李廌

客梦还松陵,寒江渺烟雨。
异时醉吟地,依然记洲渚。
三高平生欢,彷佛递宾主。
十年扁舟兴,一夕暂容与。

55 《送南平僧归里》 宋·王灼

牂牁水阔嶲山高,仁敖君长曾纷搔。
时移事变今安有,百里相望皆城壕。
我住涪江一区宅。
颇恨长安远如日。

56 《建炎庚戌中秋夜与同官相期於月下既为顽云障》 宋·冯时行

玉皇敕诸天,兹夕尽群见。
驱云收月光,反照玉京宴。
老龙翻海窟,沓霭郁万变。
天公有严令,遗隙无一红。

57 《过明田寺会杨李二生於碧玉三首》 宋·胡寅

骚人空自怨兰椒,更遣招辞叹远遥。
争似夷齐饱薇蕨,每同嵇阮醉觚瓢。
清歌窈眇成珠贯,仙步虚徐按玉条。
最忆向来携手处,云平溪树水平桥。

58 《建昌守杨吉老得居湖州山间作亭於上名曰弁辉》 宋·仲并

白首苕溪几我乡,青眼弁山如故友。
诛茅晚岁合岩栖,漂梗一生嗟浪走。
往往每来每太息,去去一步一回首。
檐楹之雄谁氏室,基堂宜为后人有。

59 《宋文约有谒於邡江不遂而归复用韵见贻以此答》 宋·李流谦

中山老颖初得君,姬姓之毛遂无闻。
疏封新赐管城爵,待诏尝趋金马门。
胡为得此色为动,引赴幽人春草梦。
新诗更许窥豹管,浅识当凭发醯罋。

60 《访李国器於包山同登寺后山庵》 宋·楼钥

访客包家山,相与登层颠。
嶙峋巨石中,屈曲扶栏干。
夜来雨初过,石罅时涓涓。
轻舆到冈头,大江横吾前。

* 关于平於的诗词 描写平於的诗词 带有平於的诗词 包含平於的古诗词(5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