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墟的诗词(110首)

1 《林屋洞》 宋·范成大

击水搏风浪雪翻,烟销日出见仙村。
旧知浮玉北堂路,今到幽墟三洞门。
石燕飞翾遮炬火,金笼深阻护嵌根。
宝钟灵鼓何须叩,庭柱宵晨已默存。

2 《永寿县君挽词二首》 宋·秦观

廷尉蒙恩後,兰台就养初。
大桩宜更寿,流水遽焉如。
鸾锦封花诰,蛛丝网板舆。
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3 《辛酉除夕》 宋·陆游

衰境遇白鸡,自分堕幽墟;造物偶见宽,俯仰复岁除。
駸駸迫耄期,凛凛无根株,孰知尚坚顽,壮者有不如。
铜瓶垂碧井,手自浸屠苏;松煤染兔颖,秉烛题桃符;登梯挂锺馗,祭灶分其余,僮奴叹我健,却立不敢扶。
新春无五日,节物倾里闾。

4 《寓言》 宋·刘克庄

生有缝春讽,死无封禅书。
不须求大手,吾自表幽墟

5 《哭囊山觉初长老》 宋·刘克庄

雪峰寺里曾相识,面皱颧高五十馀。
削发入山参最久,白头出世瘦如初。
觉心不共真身坏,遗偈犹能战手书。
何必塔铭并语录,吾诗自可表幽墟

6 《中{左山右寻}春祀二首》 宋·刘克庄

少者游方老守闾,独携鱼菽荐幽墟
何时汝辈无行役,岁岁为翁策蹇驴。

7 《章氏郡君挽词》 宋·苏辙

冯唐垂老郎潜後,李白风流罢直余。
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
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
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8 《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 宋·苏辙

冯唐垂老郎潜后,李白风流罢直余。
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
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
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9 《喜寒》 宋·曾巩

纯阳四时行,无复气节劲。
日火相吐吞,乾离力还并。
玄冥失所安,恇怯擅操柄。
我行东南野,愦愦若酣醟。

10 《挽游迪功》 宋·赵蕃

通学元分族,渊源信有余。
二友名屡贡,一老庆悬车。
义利过庭训,兴哀迂叟书。
他时家国事,蕲不负幽墟

11 《挽李中甫使君》 宋·孙应时

忆奉先人窆,深勤长者车,哀辞推杰作,虞主为佳书。
今日君仙去,秋阴我病余。
莫酬三施重,缄泪洒幽墟

12 《挽沈叔晦国录》 宋·孙应时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
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
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
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13 《洞庭题咏十一首·宿灵佑观谢沈君》 宋·王阮

凤翅出沧溟,扁舟过洞庭。
银河万顷白,螺髻两山青。
凡隔幽墟洞,神传岳渎经。
不须寻上界,只此是青冥。

14 《姑孰十咏·灵墟山》 唐·李白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15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唐·孟郊

黔娄住何处,仁邑无馁寒。
岂悟旧羁旅,变为新闲安。
二倾有馀食,三农行可观。
笼禽得高巢,辙鲋还层澜。

唐诗三百首酬赠感伤

16 《春过赵墟》 唐·刘言史

下马邯郸陌头歇,寂寥崩隧临车辙。
古柏重生枝亦乾,馀燎见风幽焰灭。
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悲春。

17 《姑熟杂咏·灵墟山》 唐·李赤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赠别友人赞颂

18 《椒屯墟》 宋·黄伯厚

乔水村墟十里秋,渔盐微利竞蝇头。
平坡浅草眠黄犊,小渚轻波泛白鸥。
竹外富喧山市散,柳阴人醉酒旗收。
清幽仿佛西湖上,惆怅归来独倚楼。

19 《郊墟池馆》 明·逯昶

何人小池馆,闲得在郊墟。
花晚留栖蝶,萍朝见跃鱼。
幽墀滋藓晕,老竹带虫书。
自计无钱买,凭谁可借居。

20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 宋·陆游

上世本为农,辍耕业诗书。
我少学不成,固应返其初。
冥冥不自揣,乡校参群居。
中岁偶拔擢,清班久趑趄。

* 关于幽墟的诗词 描写幽墟的诗词 带有幽墟的诗词 包含幽墟的古诗词(1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