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悲的诗词(856首)

21 《乌塘》 宋·王安石

地僻居人少,山稠伏兽多。
怒狸朝搏雁,嚵虎夜窥骡。
篱落生孙竹,门庭上女萝。
应悲寂寞,六载一经过。

22 《七月六日二首》 宋·张耒

山川摇落雁南飞,想见横汾鼓吹时。
得意刘郎犹叹老,萧条宋玉故应悲

23 《答陈传道五首之四》 宋·贺铸

闻有高秋兴,清樽醉飞鸿。
应悲故人远,薄晚面西风。

24 《留题华山陈先生旧隐》 宋·魏野

先生亡不朽,太华合为碑。
至道虽无迹,玄言尚有时。
乱飞云似觅,不食鹤应悲
独绕空坛下,山风动紫芝。

25 《落花》 宋·强至

林间花自飞,物理不应悲
偶对飘残地,休论艳发时。
有情香水面,无数点河湄。
蜂蝶含馀意,徘徊绕旧枝。

26 《宝学连公挽诗二首》 宋·李弥逊

男儿死尔未应悲,可惜胸中尚有奇。
绝域英声喧早岁,楚庭高议补明时。
壮怀自感中流楫,旧受今存岘首碑。
天独不能遗上老,盖棺两鬓未全丝。

27 《鹿夫人挽词》 宋·楼钥

内外言无间,初终志不移。
白头供妇职,彤管著贤规。
庆术珠三树,芳先桂一枝。
凤岑归去路,含笑不应悲

28 《送倪正父侍郎使虏》 宋·楼钥

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
驰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颇牧在金銮。

29 《雪多矣岂窭人歉岁之所宜哉复用韵呈沅陵丈》 宋·赵蕃

雪已伤多尚积阴,同仍助虐屡号林。
市人只喜青帘近,木食应悲黄独深。
不但茅茨忧冻死,更闻巢穴作哀音。
此诗萧瑟谁能听,有愧当年寒地吟。

30 《赠头陀僧》 宋·释智圆

上行唯知足,时人岂易同。
一身依树下,万虑尽禅中,乞食村飘雪,降眠月坠空。
应悲浮世上,烦恼事无穷。

31 《涌金门城望五首》 宋·方回

曾向西湖醉写诗,衰年六十叹飚驰。
一毫无补承平世,万事俱非老死时。
三竺禅窗猿已化,八梅吟冢鹤应悲
花浓月艳今如梦,卧听长桥笛夜吹。

32 《踏莎偶成三首》 宋·舒岳祥

坐避窗边瀑,行便石上莎。
清池写癯貌,空谷应悲歌。
暮色东西合,虫声寤寐多。
离愁谁与洗,举斗酌明河。

33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韦元旦

柔远安夷俗,和亲重汉年。
军容旌节送,国命锦车传。
琴曲悲千里,箫声恋九天。
唯应西海月,来就掌珠圆。

34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李適

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
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
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
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

35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李適

绛河从远聘,青海赴和亲。
月作临边晓,花为度陇春。
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
独有琼箫去,悠悠思锦轮。

36 《奉和送金城公主入西蕃应制》 唐·刘宪

外馆逾河右,行营指路岐。
和亲悲远嫁,忍爱泣将离。
旌旆羌风引,轩车汉月随。
那堪马上曲,时向管中吹。

37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苏颋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
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
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
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38 《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写花感伤青春

39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马怀素

帝子今何去,重姻适异方。
离情怆宸掖,别路绕关梁。
望绝园中柳,悲缠陌上桑。
空馀愿黄鹤,东顾忆回翔。

40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郑愔

下嫁戎庭远,和亲汉礼优。
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贵主悲黄鹤,征人怨紫骝。
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送别伤怀

* 关于应悲的诗词 描写应悲的诗词 带有应悲的诗词 包含应悲的古诗词(8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