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庵子的诗词(68首)

41 《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 宋·李洪

春归莺老禁无音,天数红芳著意深。
姝色自应倾一国,多情向惜费千金。
如迎如舞缘风拆,不淡不深愁雨侵。
宜与花王为辅佐,欲传彩笔继高吟。

42 《次韵子都兄鲍庵芍药》 宋·李洪

国香沦落在天涯,常畏人知使护遮。
雅韵曾翻西掖砌,佳名宜亚子亭花。
野僧好事勤栽植,北客思乡倍叹嗟。
安得花前还醉倒,可怜不属五侯家。

43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出门复入门,去来何悠悠。
故人别有见,见乃不重留。
居人宁念此,行者可胜不。

44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今年非闰年,是月已腊月。
北风勿渠嗔,汝自衣百结。
永夜只愁阴,清晨吹作雪。

45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僧房四立壁,淅沥夜吹风。
破衲作探拥,其势乃若空。
晨钟不能待,宿火拨通红。

46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悲风吹篮舆,渺渺如孤舟。
我亦作坐睡,兀兀随轻鸥。
鸥翻梦亦觉,未绝叩舷讴。

47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抱关故悠悠,挂壁仍駸駸。
况此十日病,酒止诗废吟。
别来定安否,千万关我心。

48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借宅亦种竹,知子未忘此。
竹间有余暇,尘事勿到耳。
行年且半百,太息我与尔。

49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怀绶新括州,乘驄前御史。
一州与天下,先后宁同轨。
纵云山水佳,何与于疮{疮仓换胡}。

50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李孙两词伯,我尔乃学子。
辈行虽不同,趣操要相似。
岁寒松柏知,春风谢桃李。

51 《同俞公择孝显王彦扩谠子游白莲庵饭于东庵而》 宋·赵蕃

幽禽鸣屋角,唤我起寻春。
山径八九里,角巾三四人。
侧行松偃蹇,倦憩石嶙峋。
谁道春犹早,山樱几树新。

52 《项君先有幽兴堂其子木即以名庵》 宋·叶适

平生意外事,身后有谁知。
魄静云稀出,神游月共移。
春茶翠旗展,霜荔锦檐垂。
更欲添幽兴,惟消桂几枝。

53 《廖子晦以通书及龟山道乡晦庵帖见惠》 宋·曹彦约

文公垂宪墨淋浪,鼎立龟山更道乡。
家有一焉犹冠绝,宝兹三者见珍藏。
来从叠嶂层峦里。
置在光风霁月傍。
收拾兵戎无一物,满船空载有归装。

54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宋·李曾伯

不见松庵又几年,书来云欲卜新椽。
我方北寨愁供戍,君盍西湖喜结缘。
多谢烹鱼勤客遗,薄言骑鹤寓腰缠。
惜无广厦叹颜力,姑用长安作酒钱。

55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宋·姚勉

关西夫子家,清白乃世传。
传授已到君,此脉要浑全。
青云开亨衢,况及此妙年。
愿言植名节,照映东西川。

56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宋·姚勉

君家遗子籝,只在一卷书。
四世续科第,积善庆有余。
乃翁一片心,秋月行太虚。
宜哉有是子,大似回不愚。

57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宋·姚勉

去年唱第时,文阵见整齐。
万花迎归来,白马黄金羁。
及今催戍瓜,步武青云低。
风埃溘上征,飘飘乘白鹥。

58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宋·姚勉

初仕谓之箧,已是行道时。
为官要自强,谨勿事诡随。
一命可及民,官正不论卑。
当今淮堧清,犬眠足生氂。

59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宋·姚勉

文章世家难,有子夫何忧。
吾亦有青毡,未作菟裘谋。
驽鞭不及骥,汗喘徒呀齁。
愿随君后尘,击楫江中流。

60 《望蓬莱 烧了庵作,果有二弟子自宁海来,复》 元·王哲

重阳子,物物不追求。
云水闲游真得得,茅庵烧了事休休。
别有好归头。
存基址,决有后人修。
便做玲珑真决烈,怎生学得我风流。
先已赴瀛

* 关于庵子的诗词 描写庵子的诗词 带有庵子的诗词 包含庵子的古诗词(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