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心的诗词(4751首)

781 《赠毛仙翁》 唐·李绅

忆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
曾师轩黄友尧汤,混迹和光佐周武。
周之天子无仙气,成武康昭都瞥尔。

782 《荐冰》 唐·赵蕃

仲月开凌室,斋心感圣情。
寒姿分玉坐,皓彩发丹楹。
积素因风壮,虚空向日明。
遥涵窗户冷,近映冕旒清。
在掌光逾澈,当轩质自轻。
良辰方可致,由此表精诚。

783 《采珠行》 唐·鲍溶

东方暮空海面平,骊龙弄珠烧月明。
海人惊窥水底火,百宝错落随龙行。
浮心一夜生奸见,月质龙躯看几遍。

抒怀怨刺咏物写鸟

784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唐·舒元舆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785 《文祝延二阕》 唐·沈亚之

闽山之杭杭兮水堋堋,吞荒抱大兮香叠层。
腾气清浑兮朝昏,神生其中兮宅幽凝。
居如山兮惠如水,处端卓兮赴下而忘鄙。

786 《送杜观罢举东游》 唐·姚合

秋风离九陌,心事岂云安。
曾是求名苦,当知此去难。
辛勤程自远,寂寞夜多寒。
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

咏史怀古

787 《寄狄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唐·姚合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
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
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
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

788 《寄陕州王司马》 唐·姚合

家寄秦城非本心,偶然头上有朝簪。
自当台直无因醉,一别诗宗更懒吟。
世事每将愁见扰,年光唯与老相侵。
欲知居处堪长久,须向山中学煮金。

789 《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 唐·姚合

阳和潜发荡寒阴,便使川原景象深。
入户风泉声沥沥,当轩云岫影沉沉。
残云带雨轻飘雪,嫩柳含烟小绽金。
虽有眼前诗酒兴,邀游争得称闲心。

790 《寄旧山隐者》 唐·姚合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
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
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
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

791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县闲居)》 唐·姚合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
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
绕舍惟藤架,侵阶是药畦。
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

792 《杭州观潮》 唐·姚合

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793 《答窦知言》 唐·姚合

冬日易惨恶,暴风拔山根。
尘沙落黄河,浊波如地翻。
飞鸟皆束翼,居人不开门。
独我赴省期,冒此驰毂辕。

794 《闻蝉寄贾岛》 唐·姚合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
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

795 《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唐·郑巢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
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
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
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友情

796 《公无渡河》 唐·王睿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
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

797 《崔卿双白鹭》 唐·顾非熊

朝客高清爱水禽,绿波双鹭在园林。
立当风里丝摇急,步绕池边字印深。
刷羽竞生堪画势,依泉各有取鱼心。
我乡多傍门前见,坐觉烟波思不禁。

理论

798 《送外甥》 唐·张祜

衰年生侄少,唯尔最关心。
偶作魏舒别,聊为殷浩吟。
白波舟不定,黄叶路难寻。
自此尊中物,谁当更共斟。

799 《宿淮阴水馆》 唐·张祜

积水自成阴,昏昏月映林。
五更离浦棹,一夜隔淮砧。
漂母乡非远,王孙道岂沉。
不当无健妪,谁肯效前心。

800 《送外甥》 唐·张祜

衰年生侄少,唯尔最关心。
偶作魏舒别,聊为殷浩吟。
白波舟不定,黄叶路难寻。
自此尊中物,谁当更共斟。

秋天登高怀古

* 关于当心的诗词 描写当心的诗词 带有当心的诗词 包含当心的古诗词(47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