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忍身的诗词(559首)

161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162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163 《指南录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爱国抒情议论

164 《悼亡三首》 宋·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悼亡悲痛相思孤寂

165 《狱中杂记》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数十人。
”余叩所以。

叙事

166 《训俭示康》 宋·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家训道理

167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168 《诉衷肠(赠周恩来)》 现代·毛泽东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169 《四言诗·祭母文》 现代·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170 《悲愤诗》 魏晋·蔡琰

嗟薄祜兮遭世患。
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
历险阻兮之羗蛮。

171 《代拟无题七首》 当代·钱钟书

愁喉欲斮仍无着,春脚忘疲又却回。
流水东西思不已,逝波昼夜老相催。
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拚寸寸灰。
底事司勋甘刻意,此心忍死最堪哀。

172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近代·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73 《如此江山·萧斋谢女吟《秋赋》》 近代·秋瑾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174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 唐·元结

夫为君上兮,慈顺明恕,可以化人。
忍行昏恣,独乐其身;
一徇所欲,万方悲哀。
于斯而喜,当云何哉?
夫为君上兮,兢慎俭约,可以保身,忍行荒惑,虐暴于人;
前世失国,如王者多。
于斯不寤,当如之何。

175 《酬友人》 宋·翁卷

常忧别时数,每苦欢事疎。
矧兹同心人,契阔三月余。
昨日携瘦藤,往访林间庐。
差池不一见,出门恨何如。

176 《怨歌行(亦见王虚舟集)》 明·解缙

弦奏钧天素娥之宝瑟,酒斟流霞碧海之琼杯。
宿君七宝流苏之锦帐,坐我九成白玉之仙台。
台高帐暖春寒薄,金缕轻身掌中托。
结成比翼天上期,不羡连枝世间乐。

177 《纪事二十四首》 清·梁启超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
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鉏麑欲噬人。

178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179 《颜书四十韵》 宋·苏洵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180 《即事》 宋·晁说之

几岁田园得隐沦,忍将秋泪湿红尘。
一麾不得庐山去,何用他州寄此身。

* 关于忍身的诗词 描写忍身的诗词 带有忍身的诗词 包含忍身的古诗词(5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