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怅为别的诗词(183首)

1 《惆怅吟》 唐·张泌

秋风丹叶动荒城,惨澹云遮日半明。
昼梦却因惆怅得,晚愁多为别离生。
江淹彩笔空留恨,壮叟玄谭未及情。
千古怨魂销不得,一江寒浪若为平。

2 《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 唐·元稹

闻君别爱弟,明天照夜寒。
秋雁拂檐影,晓琴当砌弹。
怅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
吟为别弟操,闻者为辛酸。
况我兄弟远,一身形影单。
江波浩无极,但见时岁阑。

送别写景感叹

3 《崔申之以诗为别苏明父郭逢叔各有和章谨复用》 宋·葛立方

见远亭边送落晖,菁山挽我作睽违。
连年走俗为贫仕,一日投闲恐富归。
谷水为官轻似底,苕溪转櫂疾於飞。
羽觞捧剑无人问,怅望如今束广微。

4 《何耕道还邛南赠诗为别》 宋·郭印

古人不复见,俗学尚穿凿。
时花亦可观,潢潦终易涸。
暮年识吾子,志与流辈各。
入道穷根源,高情转寥廓。

5 《别陕州王司马》 唐·白居易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
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6 《别陕州王司马》 唐·白居易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
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7 《双笋歌送李回兼呈刘四》 唐·李颀

并抽新笋色渐绿,迥出空林双碧玉。
春风解箨雨润根,一枝半叶清露痕。
为君当面拂云日,孤生四远何足论。
再三抱此怅为别,嵩洛故人与之说。

唐诗三百首边塞宴饮赞颂将士

8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唐·李颀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9 《雨中花慢(关于似见和,再用韵为别)》 宋·辛弃疾

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
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
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
笑千遍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

10 《黄慎之自闽见访夜坐对酌怅然有感》 明·刘基

故人一为别,七见秋夕月。
今日见故人,故心须发新。
世情如须发,故人当识察。
车轮东北驰,车毂终不移。

11 《惆怅(二首)》 明·刘基

与君为别几清秋,鸿雁来时辄上楼。
今日倚楼无雁过,断肠风水隔瀛洲。

12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13 《别韦参军》 唐·高适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赠别友谊抒怀失意豪迈

14 《别诗》 两汉·汉无名氏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15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唐·李白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离别

16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宋·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相思

17 《寄远十一首》 唐·李白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18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唐·戴叔伦

巨孽盗都城,传闻天下惊。
陪臣九江畔,走马来赴难。
伏奏见龙颜,旋持手诏还。
单车不可驻,朱槛未遑攀。

赠别春天

19 《别李十一五绝》 唐·元稹

巴南分与亲情别,不料与君床并头。
为我远来休怅望,折君灾难是通州。
京城每与闲人别,犹自伤心与白头。
今日别君心更苦,别君缘是在通州。

20 《别诗三首》 两汉·佚名

其一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民谣写景抒情

* 关于怅为别的诗词 描写怅为别的诗词 带有怅为别的诗词 包含怅为别的古诗词(1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