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契的诗词(147首)

1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唐·权德舆

亚相冠貂蝉,分忧统十联。
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
斋祷期灵贶,精诚契昔贤。
中宵出驺驭,清夜旅牲牷。

2 《合江亭槛前多高竹不见远岸花客命翦之感而成咏》 唐·吕温

吉凶岂前卜,人事何翻覆。
缘看数日花,却翦凌霜竹。
常言契君操,今乃妨众目。
自古病当门,谁言出幽独。

3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 唐·白居易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
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
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
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

4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唐·贯休

天资忠孝佐金轮,香火空王有宿因。
此世喜登金骨塔,前生应是育王身。
封疆岁暮笙歌合,襦袴正初锦绣新。

赞颂写人友情

5 《满江红(不敢赋梅,赋感梅·)》 宋·汪莘

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
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
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
被贩儿、俚妇折来看,添憔悴。

6 《杂感·大块凿混沌》 清·黄遵宪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送别感伤惜别

7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高台面南山,独立望空阔。
东风悠然来,吹我鬓中发。
独游动远思,览物念所悦。
伊人在千里,山水不可越。

8 《感春十三首》 宋·张耒

沈阴涉春仲,积潦断行迹。
浮云起南山,商羊未休息。
壅涸无宿滞,芬芳有新摘。
灯明休间齐,鸟静山霭夕。

9 《和太白感秋诗韵》 宋·易祓

我无适俗韵,滥剖江成竹。
惟有南山云,对这若要掬。
秋堂风露清,岂不念羁独。
行年四十九,亦复此栖宿。

10 《感寓(三首)》 明·徐有贞

结装远行游,驱车北燕路。
九月气早寒,河冰已堪渡。
朝别黄金台,夕过望诸墓。
其人安在哉,风烟宛如故。

11 《感怀诗五首》 明·袁中道

凤神缘戢羽,麝走为遗香。
如何英灵士,耿耿露寒芒。
激芃多大韵,抟黍见颠狂。
世路虽险巇,藏身亦乖方。

12 《感泉山》 宋·李琮

才到林峦契赏心,萧然便欲卸朝簪。
两三里路穿田水,四五人家倚树阴。
渔叟投竿惊鹭宿,牧童停留学禽音。
清丝洞裹泉声音,流出空山换古今。

13 《病后感兴寄车玉峰先生二首》 宋·李景文

折梅寄故人,故人青云间。
青云杳无路,梦里相往还。
我爱梅花娟,彼惜桃李颜。
相逢不相契,何事劳追攀。
守此岁寒心,持以遗所欢。

14 《和太白感秋》 宋·谯令宪

余年四十九,滥分盆城竹。
悠然望匡庐,秀色良可掬。
缅思二先生,风流昔所独。
紫极感秋吟,北窗和月宿。

15 《观舆图有感(五首)》 明·赵滂

皓首陈王道,时君孰可当。
艰难思稷契,容易托齐梁。
越岂资冠冕,秦方用虎狼。
空闻归大老,不复见鹰扬。
¤

16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 宋·苏轼

灵寿扶来似孔光,感时怀旧一悲凉。
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
(亦同为郎。
)等是浮休无得丧,粗分忧乐有闲忙。

17 《岁暮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 宋·陆游

士生始志学,固为圣人徒,人人可稷契,世世皆唐虞。
仰事与俯育,治道无绝殊。
孔孟之所传,世俗顾谓迂。
申韩尚刻薄,老庄竞虚无。
尔车非不良,盍行九轨途。

18 《感旧送虞曹杨员外》 宋·宋祁

曩笑长者言,感恨岁时遽。
不云笑未几,焂已及衰路。
却怀眼中人,落落星向曙。
宁无新相知,论新不如故。

19 《北上感怀》 明·刘基

倦鸟思一枝,枥马志千里。
营营劳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钝材,懒拙更无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书史。

20 《感怀(十四首)》 明·杨基

三人乃成虎,众口能烁金。
流言虽不多,足移君子心。
人心本无疑,理与势所侵。
奈何形似间,构结已骎骎。

* 关于感契的诗词 描写感契的诗词 带有感契的诗词 包含感契的古诗词(1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