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验的诗词(53首)

1 《赴试途中有感》 清·李鸿章

一入都门便到家,征人北上日西斜。
槐厅谬赴明经选,桂苑犹虚及第花。
世路恩仇收短剑,人情冷暖验笼纱。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2 《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 明·魏观

邪阴翳长空,日色澹于土。
霪雨连山来,万物昏莫睹。
溪流渺无涘,闤阓入烟浦。
牧伯吁可怜,沾衣悼民苦。

3 《感事》 宋·晁说之

人物今朝何寂寞,我思前辈太峥嵘。
仙才难测赵周翰,俗眼聊窥石曼卿。
鸾凤腾辉何处在,珪璋振德是人斯。
怪来高论空无验,可是岐公作宰司。

4 《郡以闵雨劳民曹颜若春有祷於仰山塔诚念感格》 宋·程公许

鹊尾炉香半未灰,古潭瞥地撼风雷。
单车陟降固劳止,万壑喧豗亦壮哉。
高廪正须端策验,应门已报送诗来。
忧时更愿人才富,重与南山咏有台。

5 《湖居感伤》 宋·释智圆

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
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
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
父母怜多病,亲实怪异常。

6 《秋晚感怀》 宋·方回

脱絺著褐事如何,啬暖饶寒岁易过。
□喜晚芳怜早谢,细看园菊验塘荷。
风霜天地秋声急,老病心情醉日多。
读破少年三万卷,枉将身世堕南柯。

7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国辅、休烈)》 唐·杜甫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8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 唐·薛据

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
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9 《游石堂观》 唐·萧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虚。
我来斯邑访遗迹,乃遇沈生耽载籍。

10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唐·韩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11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唐·李商隐

照席琼枝秀,当年紫绶荣。
班资古直阁,勋伐旧西京。
在昔王纲紊,因谁国步清。
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

12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唐·韩愈

秋潦淹辙迹,高居限参拜。
——韩愈
耿耿蓄良思,遥遥仰嘉话。
——孟郊

13 《览古十四首》 唐·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14 《腊月中游发生洞裴回之际见双白蝙蝠三飞洞门…口号》 唐·韦洪

欲验发生洞,先开冰雪行。
窥临见二翼,色素飞无声。
状类白蝙蝠,幽感腾化精。
应知五马来,启蛰迎春荣。
露冕□之久,鸣驺还慰情。

15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6 《舞鹤赋》 南北朝·鲍照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
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
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
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

游子相思

17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8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1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20 《庸庵尚书于沪上主逸社第二集适值三月十九日》 近代·陈三立

巨蠹圮天纲,势成土崩疾。
思陵号恭俭,坐因流贼出。
罪归亡国臣,茹恨殉社稷。
至今万寿山,指点过者泣。

* 关于感验的诗词 描写感验的诗词 带有感验的诗词 包含感验的古诗词(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