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戎人的诗词(1076首)

961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宋·阳枋

云山至宝非和璧,光耀煜天难毖密。
一朝天子闸坤珍,此宝肯炎蜀人出。
宝生蜀东六十年,蜀势关吴妙陈述。
蜀为头目吴腹心,头目清明腹心佚。

962 《和章子美阅武见贻》 宋·吴潜

事业诸公斗长雄,谫才惟愿课田功。
谁知弦管江南地,渐有弓刀塞北风。
大狝未须搜猛兽,先驱聊用习骄骢。
还知武备资文事,要在人心可即戎。

963 《寄敬岩》 宋·王柏

泳飞堂前橘柚香,田田荷叶浮波光。
主人揽辔度闽峤,驱驰端为苍生忙。
天生人才不虚出,必使事与才相当。
尔才绰绰有余力,岂容袖手窥其旁。

964 《挽别大参二首》 宋·李曾伯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965 《丁亥纪蜀百韵》 宋·李曾伯

在负在娵觜,羲双正东陆。
羽书西边来,胡骑报南牧。
仓茫星火急,飘忽风雨速。
凭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966 《和将志父春风亭韵》 宋·李曾伯

谁能草檄愈头风,有酒时时共一中。
莫把丹青羡苏武,且将玄白玩扬雄。
将军事在龙荒北,客子心驰马首东。
休笑晋朝人物少,犹知口不道和戎。

967 《送翟简卿制参赴南安二首》 宋·李曾伯

渡江华阀尚毡青,人物林中早有声。
官辙久更谙世路,边筹熟试洞戎情。
整镳向阙人多羡,出幕持麾古所荣。
盍为王言留禁闼,美才可止仅专城。

968 《送管季衡赴省》 宋·李曾伯

酌君以江南腊酿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兰。
饯君以慈恩千佛之笔,赠君以洪鈩九转之丹。
酒呼美禄壮行色,兰取剩馥香人寰。
笔将披腹写今古,丹可换骨超仙凡。

969 《昭君溪》 宋·李曾伯

巴峡向来惟屈姊,汉宫奚事出明姬。
当时本有平戎术,中国难容绝世姿。
忍死定仇娄敬策,惜生不遇武皇时。
后人却恨毛延寿,断送春风入远夷。

970 《代益昌宪运两司宴制帅乐语口号》 宋·李曾伯

春风旗鼓拥元戎,万马方嘶一洗空。
不惮八千来剑北,始知十二小齐东。
将扶灞上真人业,未说隆中宰相功。
整顿乾坤谈笑事,归来置酒未央宫。

971 《送荆门王广文之官》 宋·李昴英

京都士如云,一见知好修。
未尝文文饭,已替肉食谋。
炎门耻曳裾,漫郎肯从游。
惊座吐倔奇,奇尘觉我羞。

972 《除夕寄弟》 宋·胡仲弓

年华今告老,人事亦如斯。
汉殿藏钩戏,戎家守岁时。
世情方役役,雨意正垂垂。
强作屠苏醉,椒盘欲颂谁。

973 《和何逢原寄韵》 宋·何梦桂

世界归大壑,人事如奔淙。
浮生萃草木,万变成飘风。
触蛮两蜗国,王侯一蚁对。
下观黔首愚,咄嗟书虚空。

974 《送野塘王经历三十韵》 宋·何梦桂

切变浩无极,俯仰长吁嘻。
人情恩与雠,相值每不期。
邯郸至受兵,何与鲁酒醨。
弄丸本我心,乃解两家围。

975 《槿花》 宋·董嗣杲

仿佛戎葵劲且柔,托名日及叹生浮。
苦怜相态无多艳,空缀郊原度一秋。
红澡暮零篱□上,翠深凉过屋山头。
风英掩映枯茅把,勾引行人觅酒流。

976 《次李信州七十韵》 宋·华岳

挺挺万人杰,堂堂间世贤。
胸中兵十万,足下客三千。
扬赋希三叹,坡诗和百篇。
锦囊华似衮,采笔大如椽。

977 《寄敬甫叶兄》 宋·华岳

岁欠丁卯秋,八月既生魄。
于时谪建安,脱去未有策。
忽睹星凤光,慨然陪履舄。
自谓入闽建,阅人几千百。

978 《送吴司令知金州》 宋·王炎

曩时异姓新安王,中兴功烈书旗常。
边兵不敢窥蜀塞,至今恃此为金汤。
我生久恨在王后,幸识王孙人物秀。
立朝日浅即西还。

979 《南村》 明·袁凯

南村烟树接蒹葭,白鹭翩翩满白沙。
此地遂成茅屋计,何人更识老夫家。
即开断垄行新竹,便接平皋树杂花。
戎马纷纷终未已,此身泛泛独长嗟。

980 《进读唐书终帙》 宋·宋庠

隋室重氛极,唐家景命新。
地归裂残壤,天洗战馀尘。
遂纳诸戎贡,争陪二月巡。
瀛洲登俊老,烟阁尽名臣。

* 关于戎人的诗词 描写戎人的诗词 带有戎人的诗词 包含戎人的古诗词(10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