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承奉的诗词(35首)

1 《致政承奉卢君挽词》 宋·范成大

泮小桥门识太平,归来霜鬓老柴荆。
淹中学邃方成传,谷口名高岂待卿。
黄壤无情埋玉树,青衫有道胜金籯。
襄阳耆旧今萧索,惟有松风到晚清。

2 《致政承奉卢君挽词》 宋·范成大

纯孝当年有护持,赤眉那敢近姜诗。
眼看庭玉成名後,身及堂萱未老时。
湖海青鞋惊断梦,风霜丹旐挂新悲。
尊前五客今谁在?愁绝庐山十段奇。

3 《王立之承奉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 宋·黄庭坚

南枝北枝春事休,愉钱可穿柳带柔。
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

4 《挽林承奉》 宋·刘克庄

性与聃书合,平生宝俭慈。
鹿门妻采药,蟾窟子攀枝。
君可先贤传,吾惭幼妇碑。
衰年窘才思,呵冻课哀诗。

5 《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 宋·晁补之

去日剧奔骥,新交非曩图。
怜君事业长,蔚若颐生须。
表东海者谁,君世有显儒。
端委论百揆,鞭弭雄千夫。

6 《挽奚公彦章承奉诗》 宋·虞俦

上国曾倾盖,文闱昔盍簪。
科名终在子,章服果何心。
朝露悲蒿里,遗风上竹林。
人琴俱不见,哀挽为沾襟。

7 《挽奚公彦章承奉诗》 宋·虞俦

已识嵇中散,谁惭王濬冲。
鸿飞嗟目断,鹤化骇群空。
懒作金门客,宁为铁面翁。
后园花木在,回首又春风。

8 《答留粹中承奉求教之韵》 宋·陈淳

玉质虽精更用礲,切磋磨琢趣无穷。
但於天理昭如视,何患私情众互攻。
明善诚身为要诀,博文约礼是深功。
从今日用培基处,敬道尤须彻始终。

9 《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赐浴》 唐·蔡希周

天行云从指骊宫,浴日馀波锡诏同。
彩殿氤氲拥香溜,纱窗宛转闭和风。
来将兰气冲皇泽,去引星文捧碧空。
自怜遇坎便能止,愿托仙槎路未通。

10 《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赴汝南行营》 唐·刘长卿

星使三江上,天波万里通。
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
梅吹前军发,棠阴旧府空。
残春锦障外,初日羽旗东。
岸柳遮浮鹢,江花隔避骢。
离心在何处,芳草满吴宫。

11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唐·杜甫

今日西京掾,多除内省郎。
通家惟沈氏,谒帝似冯唐。
诗律群公问,儒门旧史长。
清秋便寓直,列宿顿辉光。

冬天写雪饮酒抒情

12 《奉和元承杪秋忆终南旧居》 唐·耿湋

白玉郎仍少,羊车上路平。
秋风摇远草,旧业起高情。
乱树通秦苑,重原接杜城。
溪云随暮淡,野水带寒清。

13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 唐·窦常

君为宫保及清时,冠盖初闲拜武迟。
五色诏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
山泉遂性休称疾,子弟能官各受词。
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

14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 唐·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
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
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

15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唐·权德舆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
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

16 《奉使镇州,行次承天行营,奉酬裴司空》 唐·韩愈

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著征衣。
旋吟佳句还鞭马,恨不身先去鸟飞。

17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唐·皇甫冉

轩车寻旧隐,宾从满郊园。
萧散烟霞兴,殷勤故老言。
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
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
风霜清吏事,江海谕君恩。
祗召趋宣室,沉冥在一论。

18 《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承德寿宫命捕金银鱼》 宋·胡某

千顷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
神龙久向此中蟠,作霖肯为苍生起。
群鱼从之时浮枕,噞喁光彩岁月深。
自然形质异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19 《春尽偶书七言四韵奉承采览》 宋·李建中

粉闱丹地白头深,书殿分廊寓直人。
不怕花枝惊老眼,可无诗句送残春。
因嗟红影随风去,犹为青丛绕槛频。
更把华灯照深夜,一年情味隔音尘。

20 《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 宋·李中师

磨汤渍酒重分携,景霁风和二月时。
莫忘天津别君处,黄梅庭下半离披。

* 关于承奉的诗词 描写承奉的诗词 带有承奉的诗词 包含承奉的古诗词(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