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下的诗词(1264首)

881 《寄何立可提刑》 宋·刘克庄

故人握节守齐安,闻说边头事愈难。
赤手募丁修险隘,白头擐甲御风寒。
半腰城甫包围毕,一把兵皆点摘残。
收得去年书在架,忆君灯下展来看。

882 《送王实之》 宋·刘克庄

欲去还留每自怜,竟为吾子弟先鞭。
孤忠尽见万言疏,十口同登一叶船。
屈法相全烦圣主,上书俱贬愧前贤。
南归定过西山下,细把行藏告墓阡。

883 《答方俊甫投赠二首》 宋·刘克庄

抽还手板把随如,甘向三家村卜居。
晚有绝诗题白下,早为选礼倡黄初。
难从杨子通奇字,却羡祁公学草书。
国语一编可传世,何妨左氏失明馀。

884 《交难赠杜渐》 宋·王令

两鼠共谋渴,相饮期入水。
一鼠下缒缶。
一鼠上衔尾。
前鼠以之跌,後鼠以之死。

885 《还东野诗》 宋·王令

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识韩家十八翁。
其辞浩大无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
此老颇自负,把人常常看。
于时未尝有夸诧,只说东野口不乾。

886 《谢李常伯》 宋·王令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887 《答刘成父四愁诗》 宋·王令

倦客维扬每自悲,有时双泪等闲垂。
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
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
卷舒万彻吟千遍,此後多应手有胝。

888 《寄束伯仁》 宋·王令

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庐留滞得徘徊。
峰头夜宿平看斗,岩下朝阴府听雷。
西顾波涛浮日月,东归天地入尘埃。
何时得遂幽栖志,常把韦编静处开。

889 《甲午雪》 宋·王令

平居汩汩喜自堕,万事过目不省窥。
一年南北两见雪,未始把笔成一诗。
朝看气象浩茫昧,夜归瞑想通幽疑。
梦乘虚空谒帝所,砆礩象柱承琼榱。

890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宋·王令

令君架亭乐荒幽,得地适与万景投。
亭成虽名为众乐,地偮无客谁与游。
讼休民去吏随散,独有文字与令留。
把书开阖坐自笑,回视令职忘卑陬。

891 《赋黄任道韩干马》 宋·王令

天宝天子监天厩,吐蕃入马上天寿。
紫衣驭吏偏坐前,骑入都门不容骤。
西极苜蓿得气肥,六闲飞黄卧嗟瘦。
千秋殿下谁把笔,当时人无出干右。

892 《和子平吊猿》 宋·文同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远相寄。
来时野性已驯熟,趫捷轻便殊可憙。
呼来遣去会人语,一成已绝归山意。
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絛索令自恣。

893 《黄秀才北郊书堂》 宋·文同

吾邑固僻陋,巉巉合群山。
苟无贤者居,孰能营幽闲。
黄子治北郊,胜绝收其间。
长溪断谷口,嚣哗隔尘阛。

894 《寄彰明任光禄遵圣》 宋·文同

轩轩任公子,本是钓鳌人。
手把虹蜺竿,一举百万钧。
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
却自絓蚯蚓,浅濑收纤鳞。
悠悠世上儿,不识此有神。
但将俗士眼,下视穷水滨。

895 《孙怀悦纸本乱石》 宋·文同

孙老抱奇笔,临纸恣挥洒。
从头扫乱石,磥砢随墨下。
焦顽与圆润,无一不精者。
谁信万钧重,卷之不盈把。

896 《咸阳道上晚晴有作》 宋·文同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
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
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
客亭须下马,把酒慰殊乡。

897 《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 宋·文同

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
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
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

898 《寄题阆州开元寺泽师竹轩》 宋·文同

泽师种竹三十年,竹成满院生绿烟。
苍龙子孙太繁盛,分领眷属来渭川。
藏风蓄雨荫殿壁,不敢辄近寒森然。
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

899 《中秋夜试院寄子平》 宋·文同

忆初我来时,夜色如墨障。
心常念明月,几日西南上。
松梢倚楼角,一玦偃相向。
渐见轮中物,依稀吐形状。

900 《蒲生钟馗》 宋·文同

寒风酸号月惨苦,枭飞狐鸣满墟墓,丛棘乱礓翳野雾。
古社秃剥倒枯树,下有三鬼相啸聚,初行谁家作{外门内主}忤。

* 关于把下的诗词 描写把下的诗词 带有把下的诗词 包含把下的古诗词(12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