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折还的诗词(831首)

1 《杨柳枝词五首》 唐·姚合

黄金丝挂粉墙头,动似颠狂静似愁。
游客见时心自醉,无因得见谢家楼。
叶叶如眉翠色浓,黄莺偏恋语从容。
桥边陌上无人识,雨湿烟和思万重。

柳树伤怀

2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3 《不寐》 明·殷奎

中夜不成寐,起来看明月。
候虫吟一声,愁肠几回折。
愁肠折还续,宛转如环玦。
出户野踌躇,商飙倏已发。
商飙来何许,吹我头上发。
莫吹泪入河,添之作呜咽。

4 《咏蜡梅》 宋·赵蕃

蜡梅初看十日前,黄深紫鲜香欲然。
要充铜瓶顿棐几,欲折罢折还加怜。
蜡梅重看十日后,黄淡紫蔫香欲覆。
是当雪砌与霜檐,欲开未开咸未就。

5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唐·王翰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6 《子夜春歌》 唐·王翰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7 《柳枝四首》 唐·薛能

数首新诗带恨成,柳丝牵我我伤情。
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高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8 《满庭芳(西园月夜赏花)》 宋·毛滂

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
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
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
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

9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 唐·王翰

第二十一卷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10 《梅花落》 隋代·江总

腊月正月早惊春。
众花未发梅花新。
可怜芬芳临玉台。
朝攀晚折还复开。

11 《中和节日步东园三首》 宋·杨万里

五出桃花千叶绯,团栾绕树间芳菲。
攀来欲折还休去,看到残红教自飞。

12 《和仲信留别韵》 宋·李洪

岁首相逢四序迁,风饕雪虐忽凋年。
少而慕蔺心何壮,老矣依刘谁复怜。
邂逅难陪十日饮,分携却上五湖船。
雪梅可折还相送,目断离云思黯然。

13 《郊居五首》 宋·李复

岁回秋向闰,九日菊未华。
青青东篱下,强起折还家。
岂无樽中酒,对这空叹嗟。
后日开已晚,弃置今如何。

14 《横吹曲辞·折杨柳》 唐·崔湜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缘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唐诗三百首怀古感叹

15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 唐·张九龄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16 《折杨柳》 唐·杨炯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17 《折杨柳》 唐·杨炯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18 《折杨柳》 唐·崔湜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19 《送费六还蜀》 唐·骆宾王

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
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
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
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尊。

20 《折杨柳》 唐·郑愔

青柳映红颜,黄云蔽紫关。
忽闻边使出,枝叶为君攀。
舞腰愁欲断,春心望不还。
风花滚成雪,罗绮乱斑斑。

* 关于折还的诗词 描写折还的诗词 带有折还的诗词 包含折还的古诗词(8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