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披读的诗词(161首)

61 《代文宣王答》 唐·罗隐

三教之中儒最尊,止戈为武武尊文。
吾今尚自披蓑笠,你等何须读典坟。
释氏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
若教颜闵英灵在,终不羞他李老君。

62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63 《诗》 唐·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64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65 《西郊落花歌》 清·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写花写景赞美

66 《大鹏赋·并序》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
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
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

志向

67 《祭妹文》 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
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哀悼思念悔恨

68 《梅花 其一》 元·王冕

朔风吹撼处士庐,冻云隔月天模糊。
无名草木混色界,广平心事今何如?梅花荒凉似无主,好春不到江南土。
罗浮山下蘼芜烟,玛瑙坡前荆棘雨。
相逢可惜年少多,竞赏桃李夸豪奢。

69 《检近稿偶志》 清·乾隆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
立言人所志。
见道羌孰能,

70 《自尤》 宋·苏洵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怨人。
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醉辛。

71 《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 清·紫静仪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72 《题昌山圣姥庙》 宋·甘同叔

分宜古县环清溪,重冈复岭如奔驰。
行逢山断水流处,阅城庙枕山之西。
我来落日在前岭,摩挲一读庐肇碑。
嗟唐去今亦已久,尚余文字光陆离。

73 《书堂》 宋·胡融

右军本清真,名题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
不读人閒书,诛茅近东壁。
松窗拂青霭,石架横野色。

74 《赠李崇义应童子科长歌》 宋·江湘

通经应童科,诗书尤所长。
生儿有如此,族党真有光。
五车举舌端,观者绕回廊。
崭新露头角,志气何坚刚。

75 《天柱雉儿行》 宋·利书记

当年江上扬风舲,淮山望极排空青。
今登天柱赏潜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禅业一室因栖寄,选胜寻幽产真伪。
虚廊揩藓读残碑,三百年前刊异事。

76 《游寺云观》 宋·刘应龙

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
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
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
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

77 《钧天》 宋·毛吾竹

鸢飞鱼跃,凫短鹤长。
各适其适,孰尤彼苍。
奈何人异於万物,身备乎五常。
学关乎经济,志效乎忠良。

78 《题汪水云诗卷》 宋·严日益

紫皇宫殿红云低,春归天上日欲西。
瑶池催花挝羯鼓,姚魏在香分雨露。
沉香亭北雉尾高,诗成先夺云锦袍。
纵横奏赋三千字,文采风流多意气。

79 《遣兴》 明·道原法师

清晨启重门,童子净洒扫。
披衣视天宇,野旷日杲杲。
忆昨怀故园,似遭青山恼。
一狷彼此念,适意无不好。

80 《临云叹》 明·葛高行文

临高云而三叹兮,抚简册以致思。
步花阴而四顾兮,内伤悲而移时。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岁月其难追。
仰浮云之飘飘兮,志凛然而与世披。

* 关于披读的诗词 描写披读的诗词 带有披读的诗词 包含披读的古诗词(1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