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捧日的诗词(545首)

21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 唐·皎然

汉日中郎妙,周王太史才。
云书捧日去,鹤版下天来。
草见吴洲发,花思御苑开。
羊公惜风景,欲别几迟回。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望月抒情思乡

22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唐·崔日用

乘时迎气正璇衡,灞浐烟氛向晚清。
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
瑶筐彩燕先呈端,金缕晨鸡未学鸣。
圣泽阳和宜宴乐,年年捧日向东城。

23 《咏凌霄花》 宋·贾昌朝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24 《和赵库部元实景云篇》 明·吕高

卿云郁郁覆中天,烂结绯文五色鲜。
光泛紫霄流凤盖,影垂金阙照龙旃。
渐看捧日归仙掌,故欲从龙袅御筵。
此日仙郎挥藻赋,蓬莱亲献沐恩篇。

25 《故知院枢密相公叶公挽章二首》 宋·曹勋

取第如前俯,论兵度昔贤。
击奸清相位,捧日上虞渊。
气节公卿右,勋庸日月边。
一生惟许国,史牒谅盈编。

26 《赠后庵显裕僧》 宋·王洋

坏色寒惟破面藤,寄情显裕一孤僧。
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风夜扑灯。
何日庵居同兀兀,羡君身外只腾腾。
是非不到争多少,前寺经山只一层。

27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唐·李显

润色鸿业寄贤才,——李显
叨居右弼愧盐梅。
——李峤
运筹帷幄荷时来,——宗楚客

28 《横吹曲辞·长安道》 唐·贯休

憧憧合合,八表一辙。
黄尘雾合,车马火热。
名汤风雨,利辗霜雪。
千车万驮,半宿关月。
上有尧禹,下有夔契。
紫气银轮兮常覆金阙,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
愚将草木兮有言,与华封人兮不别。

29 《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唐·卢照邻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
群龙在职,振鹭盈朝。
丰金辉首,珮玉鸣腰。
青蒲翼翼,丹地翘翘。
歌云佐汉,捧日匡尧。
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30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唐·张九龄

东土淹龙驾,西人望翠华。
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
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车。
洛阳无怨思,巡幸更非赊。

31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唐·张九龄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
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
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
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32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唐·李峤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
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
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
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

33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唐·苏颋

摐金寒野霁,步玉晓山幽。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百工征往梦,七圣扈来游。
斗柄乘时转,台阶捧日留。

34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 唐·张说

方秀美盘游,频年降天罕。
水共伊川接,山将阙门断。
捧日照恩华,攀云引疲散。
野宿霜入帐,孤衾寒不暖。

35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唐·李乂

紫禁乘宵动,青门访水嬉。
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
合宴簪绅满,承恩雨露滋。
北辰还捧日,东馆幸逢时。

36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唐·郑愔

鸟籀遗新阁,龙旂访古台。
造书臣颉往,观迹帝羲来。
睿览山川匝,宸心宇宙该。
梵音随驻辇,天步接乘杯。
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
散花将捧日,俱喜圣慈开。

37 《赋得寒云轻重色,送子恂入京》 唐·钱起

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
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
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
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駸駸。

38 《赋得花发上林(大历十四年侍郎潘炎试)》 唐·王表

御苑春何早,繁花已绣林。
笑迎明主仗,香拂美人簪。
地接楼台近,天垂雨露深。
晴光来戏蝶,夕景动栖禽。
欲托凌云势,先开捧日心。
方知桃李树,从此别成阴。

39 《青云干吕(一作吴泌诗)》 唐·林藻

应节偏干吕,亭亭在紫氛。
缀空初布影,捧日已成文。
结盖祥光迥,为楼翠色分。
还同起封上,更似出横汾。
作瑞来藩国,呈形表圣君。
裴回如有托,谁道比闲云。

40 《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 唐·权德舆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六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 关于捧日的诗词 描写捧日的诗词 带有捧日的诗词 包含捧日的古诗词(5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