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掌力的诗词(142首)

61 《登石台山与刘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联句》 宋·胡融

璇台插中天,乾坤发端倪。
荆榛夹险道,自古谁攀跻。
嘉予二三友,乘兴同杖藜。
行行陟其巅,一榼手自携。

62 《游洞霄纪实》 宋·马元演

甲寅良月初,为拜帅垣檄。
遍走三荡所,村落怪荒寂。
人谓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宫,神仙其窟宅。

63 《题汪水云诗卷》 宋·聂守真

汴隄杨柳摇春风,翠华南幸紫禁空。
雕栏玉砌明月冷,羽人规作神仙宫。
苏堤杨柳飘晴雪,又见紫鸾催驾发。
沉香亭北莺乱啼,金殿又成诸佛刹。

64 《送杨寺丞浑父帅安康》 宋·沈继祖

杨子声名鹤在阴,诗书作帅有谋深。
开关入洛平如掌,击楫中流酬此心。
胡运只今那得久,齐疆指日自归侵。
君当草奏摅忠愤,所领州名力去金。

65 《孟能静席上出物分韵得牙背抓花字计成赠》 宋·宋无

天女织织罢散花,婴儿一掌玉藏瑕。
寒生钩弋两三指,春屈柔荑四五芽。
骸垢有苍虏起粟,臂风无力长麻。
老夫技养烦消遗,休忤仙姑打察家。

66 《越问·良牧》 宋·孙因

自大驾之西幸兮,府遂为於近藩。
赐行殿为府治兮,暨泽牧之惟艰。
张毗陵首当是选兮,实股肱之旧弼。
仍土阶之素规兮,因旧宇以为安。

67 《捕虎行》 宋·汪襄

西山春暮繁草木,红白花开映岩谷。
朝来猛虎忽留踪,猎人挟刃争驱逐。
坡平草软筋力健,目光两镜照林麓。
吻牙狐兔何足噬,要向川原饱人肉。

68 《制胜楼》 宋·王延禧

夔子城新筑,长江便作壕。
欲兼诸面敌,故起北楼高。
即旧基仍峻,因时力不劳。
青天才咫尺,翠壁似周遭。

69 《上执政四十韵》 元·雅琥

圣主飞龙日,求贤似拾珍。
典谟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当黄道,风云拥紫宸。
华封归帝力,寿域囿吾民。

70 《长安宫女行》 明·韩邦靖

长安城头夜二鼓,力士敲门称太府。
为道君王巡幸势,选取娇娥看歌舞。
应酬未得话从容,阶除早已人三五。
仓皇便欲将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71 《担夫谣(黔人能歌之,予为之增损其语作谣)》 明·纪青

担夫来,担夫来,尔何为者军当差。
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
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忙何暂息。
只今丁壮逃亡尽,数十残兵浑瘠黑。

72 《担夫谣》 明·陆粲

担夫来,担夫来,尔何为者军当差。
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
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走何曾息。
只今丁壮逃亡尽,数十残兵浑瘦黑。

73 《谢马善卿送菜》 明·孙作

尝欣食菜美,自谓肉不过。
今晨齿颊间,屡咽安敢唾。
持粱啮肥鲜,野簌谁当课。
使君可怜人,异味谙小大。

74 《东坡作戒杀诗贻陈季常季常自后不复杀岐亭之》 明·王衡

饮酒不尽樽,啜肉不尽汁。
同生天地间,念此相呴湿。
每见肉食人,豆藿亦甘得。
臡牛挂脯林,无乃非其急。

75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76 《送闻人伯卿赴铜陵重送伯卿》 宋·范成大

雪花来无时,入春送三作。
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
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77 《送江朝宗归括苍》 宋·范成大

半生三邂逅,相看成老翁。
诗情故崒嵂,袖有天都峰。
江山佳丽地,登临苦匆匆。
塔灯落淮水,寺楼倚霜空。

78 《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 宋·张耒

战国韩余壤,王畿汉旧京。
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
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战有榛荆。

79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宋·司马光

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裛行径微。
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

80 《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 宋·欧阳修

百姓病已久,一言难遽陈。
良医将治之,必究病所因。
天下久无事,人情贵因循。
优游以为高,宽纵以为仁。

* 关于掌力的诗词 描写掌力的诗词 带有掌力的诗词 包含掌力的古诗词(1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