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住的诗词(146首)

1 《接笋岩》 宋·林锡翁

儿童日报竹平安,新笋如何折一痕。
接住喜凭仙掌力,春风胡不长琅玕。

2 《题静住寺钦用上人房》 唐·马戴

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
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
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
此中能宴坐,何必在云林。

怀古

3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豪放感伤怀念

4 《送谦选中住花泾寺》 明·南洲法师

秋风一棹入花泾,杨柳芙蓉接水亭。
野老尚能谈故事,乡僧争请说新经。
楸梧雨外闻啼鸟,楼阁烟中见湿萤。
欲写别离无限意,孤鸿遥没越山青。

5 《送王道录桐柏住庵二首》 宋·曹勋

见说当年梦甚真,公今高步挹清尘。
经传桐柏兼三洞,名在明廷接万神。
马过越山资浩气,花飞剡水正残春。
白云二友皆仙士,晤语多应一笑频。

6 《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潜泉别业》 宋·释行海

茫茫野水接秋天,载去苹花月一船。
世上岂无闲宇宙,吴中别有好林泉。
田丰绿荠桃晨雨,爨老红萝闭夕烟。
早晚亦归王戴邑,溪房相对鹭鸶眠。

7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宋·释印肃

主宾交接未开言,便过茶汤应口边。
察理聆音非外物,结他欢喜万千年。

8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9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唐·沈佺期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
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
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10 《齐一和尚影堂》 唐·刘长卿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11 《赠蜀僧闾丘师兄》 唐·杜甫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12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唐·杜甫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写景组诗

13 《哭王彭州抡》 唐·杜甫

执友惊沦没,斯人已寂寥。
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
北部初高选,东堂早见招。
蛟龙缠倚剑,鸾凤夹吹箫。

14 《病鹤篇》 唐·钱起

独鹤声哀羽摧折,沙头一点留残雪。
三山侣伴能远翔,五里裴回忍为别。
惊群各畏野人机,谁肯相将霞水飞。

15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唐·皇甫冉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16 《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唐·皇甫冉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
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
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17 《赠送朱放》 唐·严维

昔年居汉水,日醉习家池。
道胜迹常在,名高身不知。
欲依天目住,新自始宁移。
生事曾无长,惟将白接z5.

18 《赠严维》 唐·耿湋

许询清论重,寂寞住山阴。
野路接寒寺,闲门当古林。
海田秋熟早,湖水夜渔深。
世上穷通理,谁人奈此心。

19 《宫词一百首》 唐·王建

蓬莱正殿压金鳌,红日初生碧海涛。
闲著五门遥北望,柘黄新帕御床高。
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诏蛮。
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女子宫怨

20 《桃源图》 唐·韩愈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 关于接住的诗词 描写接住的诗词 带有接住的诗词 包含接住的古诗词(1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