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竹的诗词(282首)

61 《吴提弄请赞》 宋·释宗杲

这个村和尚,少人能近傍。
墨漆粗竹篦。
佛来也一棒。
没秋毫人情,有万千无状。
慈悲时观音菩萨之所不如,瞋恚时阿修罗王亦难比况。
世上可曾可恶者是这船底阿师,如何,也有人画渠供食。

62 《壬戌立冬十朋十一日陪路文周朋携提祖同访后》 宋·王洋

养生无欠亦无馀,种竹圈篱草结庐。
鉴地觅甘分乳脉,锄田得实饱新蔬。
壁间数本空王像。
架上都无养性书。
我自病来能晚食,从今缓步当安舆。

63 《长至寿广西提刑吴大卿》 宋·曾丰

无量寿佛今寿皇,家传室授不老方。
九转丹砂一仁念,函四大海为寿乡。
仁气所覃莫非寿,椿松龟鹤不足当。
三公九卿百执事,一时幸会俱遐昌。

64 《寄广东提干田子真》 宋·曾丰

初悔投身落海涯,拥车犹幸袭踪来。
畏途机械鹿{左豸右区}虎,晏岁风霜松竹梅。
分首二年眉惯郁,举头千里眼佣开。
江山不隔往还梦,一梦醒时闷一回。

65 《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 宋·曾丰

强号梅为自在春,淡妆贵不失天真。
园林烂熳空多事,篱落伶俜倒出尘。
无竹无松自风韵,得江得月更精神。
清高惟雪可相配,次有冰台两玉人。

66 《仪鸾殿早秋》 唐·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67 《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 唐·李适

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
法筵会早秋,驾言访禅扃。
尝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
七物匪吾宝,万行先求成。

牡丹

68 《古意六首》 唐·王绩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怀才不遇心理

69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唐·陈元光

乔岳标仙迹,玄扃妥寿姬。
乌号非岭海,鹤仰向京师。
系牒公侯裔,悬弧将相儿。
清贞蜚简籍,规范肃门楣。

70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唐·骆宾王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
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

71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唐·刘长卿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72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唐·刘长卿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73 《宿鰕湖》 唐·李白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生活

74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唐·皇甫曾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75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唐·皇甫曾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写景写山抒情

76 《石龛》 唐·杜甫

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
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
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

77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唐·杜甫

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
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
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

赞美写人

78 《别苏徯(赴湖南幕)》 唐·杜甫

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
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
十年犹塌翼,绝倒为惊吁。
消渴今如在,提携愧老夫。

79 《寄静虚上人云门》 唐·张南史

寒日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自武陵迷。
仿佛心疑处,高峰是会稽。

80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韩愈

西城员外丞,心迹两屈奇。
往岁战词赋,不将势力随。
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
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罴。

* 关于提竹的诗词 描写提竹的诗词 带有提竹的诗词 包含提竹的古诗词(2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