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敛心的诗词(479首)

441 《次韵和张丞相摄南郊喜王畿大稔》 宋·宋庠

上衮躬祠节,鸣驺出禁城。
傅霖前灑润,尧壤遍深耕。
野色华兼实,欢谣断复赓。
民依大钧播,政绝侈心萌。

442 《前岁春仆与献臣同饯常山公于苑西曾未再朞已》 宋·宋庠

昔岁西郊饯,曾瞻出守麾。
今年东第哭,便叹哲人萎。
辰巳空成识,膏肓不遇医。
诘朝闻衮敛,心拆寝门悲。

443 《谢查元吉借示傃轩今是斋巢室三书》 宋·项安世

堂堂傃轩翁,学古无不探。
诂训尊六经,文章妙瞿昙。
大儿号今是,思若春波涵。
最长作千百,时用经训参。

444 《杨秘监为余言初不识谭德称国正因陆务观书方》 宋·张镃

人心怀感初因喜,感到极时还堕泪。
亦犹雕琢用功深,自发诗中平淡意。
更须绝处悟一回,方知迷梦唤醒采。
今谁得此德妙法,诚斋四集新板开。

445 《东禅百韵》 宋·刘宰

群居厌嚣烦,兀坐怅离索。
动静两何心,求端徯先觉。
张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诺。
重以临邛客,雍客出莲幕。

446 《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宋·刘宰

昔朅三茅君,蹇步穷跻攀。
是时秋已高,爽气薄千山。
三峰敛神秀,突兀超尘寰。
世变逮狂秦,风俗如髦蛮。

447 《送张端袤主含山簿》 宋·刘宰

计利无非利,辞难枉作难。
驱车平路去,高枕此心安。
县小勾稽易,时危赋敛殚。
好裨千虑失,可使百尤宽。

448 《初晴登望》 明·张羽

兹晨气候佳,淫霖始云歇。
举目眺西岑,青翠连城阙。
卉木蔼阳和,朝霞互兴没。
野杏花新试,谷莺声乍发。

449 《送鲜于运使西归》 宋·晁公溯

飞鸟避汉节,朔风扬旆旌。
光茫候躔次,始见入蜀星。
父老喜公至,来临此江滨。
阳侯为先驱,归指唐安城。

450 《雪禁体》 宋·陈杰

南风导前北风续,仁气潜随杀机伏。
初疑惨淡八表昏,忽变光明大千足。
上天之载德如毛,帝力不知封比屋。
垢污过眼俱衣被,枯朽何心亦膏沐。

451 《和柯东海游安溪清水岩韵》 宋·陈宓

飞溜无时断,行云一日停。
半年嗟苦雨,三度扣禅扃。
岩岫方从认,松徨恰得醒。
草花多掩敛,岸竹半伶俜。

452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寂静无所为,宴坐观我天。
此心俨不动,岂即非圣贤。
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
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

453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454 《题徐仲彬达观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万汇夥,独得为人赖钧播。
八尺身为天地赘,一寸心将天地裹。
道眼自应非肉眼,以心观物无不可。
灵台光尘日月县,肯使一丝挂尘堁。

455 《赠方童子》 宋·方回

我年五十九,门弧子垂左。
我今年七十,见子双髻鬌。
腹仅椰子大,贮书一何夥。
疾读建瓴水,响应炙车輠。

456 《和陶咏二疏为郝梦卿画图卢处道题跋作》 宋·方回

彭泽五斗米,竟为督邮去。
动干寄奴诛,孰识日涉趣。
汉元潜震宫,广受忽高举。
心已料恭显,定至杀萧傅。

457 《送刘都事五十韵》 宋·方回

近人于仕宦,如以韩卢猎。
泰山有不见,得兽夸足捷。
学问夫何如,有书钥诸箧。
府史以为师,仅能署吏牒。

458 《谢张老山御史庆予七二》 宋·方回

身是空中一点尘,心包天地却无垠。
随缘任运勤收敛,补过知几暗省循。
孰料百年登七袠,深惭白发对青春。
江梅欲结枝头子,合放余花次第新。

459 《中秋佳月怀杜安行冯当可二首》 宋·郭印

绝胜寻常三五盈,魄成金气自然清。
烟云敛迹秋空阔,星斗沉光夜色明。
璧堕江心随浪涌,镜飞天面逐人行。
四方万里同清赏,大地今成白玉京。

460 《上巳成季召会于西溪会上赋诗须多韵仍用故事》 宋·李复

华林园中千金堤,铜龙吐水天泉池。
八公山下刘安台,城郭周围杂花开。
流金宝剑为秦出,彩鷁羽觞浮洛来。
著处祓除务是日,西关千人万人出。

* 关于敛心的诗词 描写敛心的诗词 带有敛心的诗词 包含敛心的古诗词(4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