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才的诗词(638首)

481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明·高启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482 《偶得双头莲花戏作》 宋·晁说之

君子不见昭仪飞燕姊妹在汉宫,同妍共丽媚赤凤,赤凤一日与俱逝长空。
又不见大舅小舅兄弟专晋亦何有,兄招千里兵,弟殒一杯酒。

483 《答赵德麟见招之作》 宋·晁说之

王孙囚冠安稳无,骨清肉健今更癯。
学似东山何所歉,才如北海莫言疏。
几年汉上狂歌散,今日山前幽梦余。
消息远来知有意,碧岩却要子来居。

484 《抚古》 宋·晁说之

抚古论今百感生,兴亡异世实同情。
鬼神能告广陵散,才智无如大厦倾。
天御日躔归故国,江潮淮浦谩新城。
论都不及百世事,谁为君王致太平。

485 《酬仲咸雪霁春融偶题见寄之什》 宋·王禹偁

琼华消散暖风来,多费阳春白雪才。
守道也知心下乐,流年争奈鬢边催。
君愁离别烟花好,我待量移翅羽开。
渐老分飞更堪惜,海棠凋尽始应回。

486 《东门送郎吏行寄承旨宋侍郎》 宋·王禹偁

西门送仆射,鞍马照路光。
南门送贰卿,冠盖遥相望。
东门送郎吏,舣舟隋堤傍。
郎吏诚隔品,同直白玉堂。

487 《故殿中侍御史荥阳郑公》 宋·王禹偁

柱史有名迹,清才自天纵。
构思庆云合,落笔醴泉涌。
歌诗与文赋,铮铮人口讽。
扬袂入泽宫,鹄心一箭中。

488 《览照》 宋·王禹偁

览照笑浮生,秋霜发数茎。
才高空有气,官散即无荣。
贫久心还乐,吟多骨亦清。
他年文苑传,应不漏吾名。

489 《真娘墓》 宋·王禹偁

女命在于色,士命在于才。
无色无才者,未死如应灰。
虎丘真娘墓,止是空土堆。
香魂与腻骨,销散随黄埃。

490 《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 宋·王禹偁

申湖在陕服,自昔名所重。
许昌遗唐律,人口尚传诵。
旧迹固蓁莽。
胜概犹出众。

491 《贺新郎·鹏赋年犹少》 宋·刘克庄

鹏赋年犹少。
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
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
敛万丈、光芒回照。

492 《张巡》 宋·王令

禄儿射火烧九天,鬼手不扑神听旃。
群庸仰口不肯唾,反出长喙嘘之燃。
睢阳城穷缩死鳖,危系一发悬九渊。
巡瞠睨远两眦拆,怒嚼齿碎须张肩。

493 《夏初示儿曹》 宋·曾几

鸟声四合阴扶疏,江湖散人拜赐初。
此君之子才堕地,一一文采如於菟。
相看又作故时面,乃是秋风箧中扇。
寸阴尺璧定何如,付与尔曹分贵贱。

494 《和子平吊猿》 宋·文同

去年汶山花平僧,求得匡猿远相寄。
来时野性已驯熟,趫捷轻便殊可憙。
呼来遣去会人语,一成已绝归山意。
置之眼前看不足,解去絛索令自恣。

495 《读渊明集》 宋·文同

吏人已散门阑静,公事才休耳目清。
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
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
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

496 《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 宋·文同

晚客无一来,独步入东谷。
园林已成就,此景颇不俗。
落落岩畔松,修修涧边竹。
爽气逼襟袖,清如新出浴。

497 《和提刑子功喜雨》 宋·文同

时雨已可喜,况当春发生。
入地如流膏,浸灌万物萌。
真宰每自惜。
才洒复却晴。

498 《次韵溧水令李彦平清赏图》 宋·周必大

俗吏才拘拘,书生志落落。
均之窘几案,底处着丘壑。
中山李长官,整暇非政学。
庭虚吏早散,园古句频琢。

499 《徐元敏察院顷和子中兄长篇语颇相属今承出使》 宋·周必大

少年同仕秦淮口,醉里殷勤扫花帚。
苍颜白发二纪中,梦断赏心并折柳。
非才晚污论思地,分察久观弹击手。
端方期不负耳目,诘曲谁能学跟肘。

500 《胡季怀有诗约群从为秋泉之集辄以山果助筵戏》 宋·周必大

近诗通谱江西社,新酿才先天下秋。
已许眼中窥一豹,可容杯里散千忧。

* 关于散才的诗词 描写散才的诗词 带有散才的诗词 包含散才的古诗词(6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