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寄声的诗词(955首)

301 《苦雪寄退之》 唐·卢仝

天王二月行时令,白银作雪漫天涯。
山人门前遍受赐,平地一尺白玉沙。
云颓月坏桂英下,鹤毛风剪乱参差。

302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唐·元稹

忆昔凤翔城,龆年是事荣。
理家烦伯舅,相宅尽吾兄。
诗律蒙亲授,朋游忝自迎。
题头筠管缦,教射角弓騂.

303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唐·白居易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
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

唐诗三百首悼亡

304 《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 唐·白居易

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
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
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
孰能不憯凄,天时牵人情。
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
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

305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 唐·白居易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306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 唐·白居易

冒宠已三迁,归期始二年。
囊中贮馀俸,园外买闲田。
狐兔同三径,蒿莱共一廛。
新园聊刬秽,旧屋且扶颠。

307 《寄崔少监》 唐·白居易

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
入秋神骨爽,琴晓丝桐清。
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
须臾群动息,掩琴坐空庭。
直至日出后,犹得心和平。
惜哉意未已,不使崔君听。

308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栉沐寄道友》 唐·白居易

栉沐事朝谒,中门初动关。
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
钟声发东寺,夜色藏南山。
停骖待五漏,人马同时闲。

309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 唐·白居易

忽忆郡南山顶上,昔时同醉是今辰。
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
风景不随宫相去,欢娱应逐使君新。
江山宾客皆如旧,唯是当筵换主人。

310 《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 唐·李德裕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
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
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311 《冬夜书事寄两省阁老》 唐·姚合

天寒渐觉雁声疏,新月微微玉漏初。
海峤只宜今日去,故乡已过十年馀。
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
阁下群公尽高思,谁能携酒访贫居。

清明节写景怀人

312 《寄友人》 唐·姚合

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
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
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
殷勤故山路,谁与我同归。

313 《闻新蝉寄李馀》 唐·姚合

往年六月蝉应到,每到闻时骨欲惊。
今日槐花还似发,却愁听尽更无声。

314 《酬郑模司直见寄》 唐·张祜

故人沧海曲,聊复话平生。
喜是狂奴态,羞为老婢声。
宦途终日薄,身事长年轻。
犹赖书千卷,长随一棹行。

315 《酬郑模司直见寄》 唐·张祜

故人沧海曲,聊复话平生。
喜是狂奴态,羞为老婢声。
宦途终日薄,身事长年轻。
犹赖书千卷,长随一棹行。

316 《忆游天台寄道流》 唐·张祜

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
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
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317 《答蜀中经蛮后友人马艾见寄》 唐·雍陶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
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
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
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318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唐·杜牧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
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
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
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

319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320 《将出关宿层峰驿,却寄李谏议》 唐·杜牧

孤驿在重阻,云根掩柴扉。
数声暮禽切,万壑秋意归。
心驰碧泉涧,目断青琐闱。
明日武关外,梦魂劳远飞。

* 关于日寄声的诗词 描写日寄声的诗词 带有日寄声的诗词 包含日寄声的古诗词(9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