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寄声的诗词(955首)

321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唐·杜牧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322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二首》 唐·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323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唐·刘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

妇女闺怨抒情

324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 唐·刘得仁

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
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
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
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

唐诗三百首饮酒抒情

325 《寄题巨源禅师》 唐·薛能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326 《寄题巨源禅师》 唐·薛能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327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 唐·李群玉

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
风乌摇径柳,水蝶恋幽花。
蜀国地西极,吴门天一涯。
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

328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唐·温庭筠

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
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
自为林泉牵晓梦,不关砧杵报秋声。
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

329 《郊居寄友人》 唐·李频

林色树还曛,何时得见君。
独居度永日,相去远浮云。
故疾随秋至,离怀觉夜分。
蛩声非自苦,偏是旅人闻。

唐诗三百首思乡思亲写景梅花

330 《早春日山居寄城郭知己》 唐·于武陵

阳和潜发荡寒阴,便使川原景象新。
入户风泉声沥沥,当轩云岫色沈沈。
残云带雨轻飘雪,嫩柳含烟小绽金。
虽有眼前诗酒兴,遨游争得称闲心。

331 《看压新醅寄怀袭美》 唐·陆龟蒙

晓压糟床渐有声,旋如荒涧野泉清。
身前古态熏应出,世上愁痕滴合平。
饮啄断年同鹤俭,风波终日看人争。
尊中若使常能渌,两绶通侯总强名。

332 《中元夜寄道侣二首》 唐·陆龟蒙

学饵霜茸骨未轻,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珮,风微飘断系云缨。

婉约女子相思

333 《和皮日休悼鹤》 唐·李縠

才子襟期本上清,陆云家鹤伴闲情。
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
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

334 《寄于少监》 唐·方干

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鹗情。
蹑履三千皆后学,抟风九万即前程。
名将日月同时朽,身是山河应数生。
从此云泥更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335 《夜泊毗陵无锡县有寄》 唐·罗隐

草虫幽咽树初团,独系孤舟夜已阑。
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
愁催鬓发凋何易,贫恋家乡别渐难。
他日亲朋应大笑,始知书剑是无端。

336 《登宛陵条风楼寄窦常侍》 唐·罗隐

乱罹时节懒登临,试借条风半日吟。
只有远山含暖律,不知高阁动归心。
溪喧晚棹千声浪,云护寒郊数丈阴。
自笑疏慵似麋鹿,也教台上费黄金。

337 《夏日书怀寄道友》 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338 《夏夜有寄》 唐·吴融

月上簟如水,轩高帘在钩。
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
偶得清宵兴,方知白日愁。
所思何处远,斜汉欲低流。

339 《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 唐·吴融

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
关月几时干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
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州。

340 《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博(朱名褒)》 唐·杜荀鹤

永嘉名郡昔推名,连属荀家弟与兄。
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
山从海岸妆吟景,水自城根演政声。
今日老输崔博士,不妨疏逸伴双旌。

* 关于日寄声的诗词 描写日寄声的诗词 带有日寄声的诗词 包含日寄声的古诗词(9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