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寺的诗词(66首)

41 《过野寺次韵徐廉使琰旧题》 明·高启

使节城东按部回,曾将从吏到香台。
秋林数骑萧萧去,晚泽孤鸿噭噭来。
萝雨湿衣溪路转,柏风吹烛殿门开。
当年物色难留与,题壁惭无子美才。

42 《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 宋·王禹偁

桥映家家柳,冱通处处莲。
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
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
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

43 《华严寺逢旧苍头》 宋·刘克庄

曾向丛林寄幅巾,十年尘涴卧云身。
侍琴童子长于竹,去礼山僧作主人。

44 《跋小寺旧题》 宋·刘克庄

禅几曾陪白氎巾,柑花似雪斗芳新。
而今柑子圆如弹,不见浇花供佛人。

45 《重过旧学山寺》 宋·文同

当年读书处,古寺拥群峰。
不改岁寒色,可怜门外松。
有僧皆老大,待客转从客。
又下白云去,楼头敲暮钟。

46 《吉祥寺旧名永寿初李昪为徐温养子徐知训不能》 宋·李吕

招提一径入垂杨,翠竹千竿粉箨香。
正要银丝好看客,不须雪乳苦搜肠。
兴亡徐李一弹指,文字晃黄两擅场。
八十老僧无个事,犹将经卷佞空王。

47 《登岳麓法华台岳兵火后寺已两创惟台为旧物当》 宋·郑刚中

湘西岳麓法华台,四十年中又再来。
惟石与松如雅故,问僧并寺已尘埃。
区区独恨恩难报,负岁无言志已颓。
退宿道相愁不寝,四檐春雨杂惊雷。

48 《示龙王长老法赞用旧韵先公佳城与寺相直》 宋·胡寅

堂堂感麟翁,耿耿跨箕尾。
已垂百世芳,何用东山起。
平和梦奠处,郁郁佳城启。
禅枝附奕叶,鱼粥常千指。

49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宋·赵蕃

正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
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

50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宋·赵蕃

危岑百尺高,下有溪流深。
高深日相激,合此无尽音。

51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宋·赵蕃

人行冥昧中,遇坎辄自省。
闻是微妙音,安得忘所警。

52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宋·赵蕃

我有嗜睡癖,衾枕长与偕。
晨昏要无失,曷日住君斋

53 《发永丰值雨投宿金仙寺明日还旧居雪大作》 宋·赵蕃

雨暗投野寺,雪明还旧居。
林园浑异昨,门迳亦非初。
酒事难忘汝,诗材不负余。
只言冬大暖,暖极竟何如。

54 《书合龙寺旧题后》 宋·赵蕃

题诗客子鬓如银,壁上题诗墨尚新。
犬已久忘曾宿客,半山风铎似迎人。

55 《十一月二十七日步自虎溪至西寺摩挲率更旧碑》 宋·岳珂

龟趺千丈屹岧峣,古寺残僧正寂寥,律演金轮开印度,字遗石磴说隋朝。
续题剩有名人迹,接畛犹逃劫火烧。
吊古未磨今古恨,又携筇策过前桥。

56 《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节祠旧有半床云一窗月在》 宋·陈著

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
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
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
赖有文孙在,毋忘大用名。

57 《旧题宝胜寺壁》 宋·胡仲弓

十里湖光镜样平,银潢一带向东倾。
寺从杨柳阴中出,僧在莲花会上行。
佛地也容担板汉,梵音莫近采菱声。
我来借榻醒尘梦,归去吟诗韵更清。

58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宋·张镃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
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

59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宋·张镃

气韵非关竹有鱼,莫嫌清荫杂芙蕖。
官居不俗从何得,窗下风翻末尽书。

60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宋·张镃

去市无多地,重游净客心。
何人偏种柳,今日屡鸣禽。
浩兴生孤桨,归情恋远岑。
梁间满题咏,宁欠我窥临。

* 关于旧寺的诗词 描写旧寺的诗词 带有旧寺的诗词 包含旧寺的古诗词(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