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昌歜的诗词(31首)

1 《南歌子·游赏》 宋·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端午节游赏景点抒情

2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节怀人组诗

3 《送无本师归范阳(贾岛初为浮屠,名无本)》 唐·韩愈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4 《送无本师归范阳(贾岛初为浮屠,名无本)》 唐·韩愈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修行哲理

5 《寿韩尚书》 宋·李商叟

灵峰高映玉溪光,花草时薰知见香。
未用胡麻金椀饭,且浮昌歜碧霞觞。
松棂照北尘埃无,涧水流南气象长。
舞鹤独知千岁永,风云犹欲会明良。

6 《陈监丞用韵见赠亦和以谢》 宋·孙岩

肃肃东方老,依人可计年。
名言倾盖后,古意结绳前。
君户仍多辙,予琴故一弦。
不应昌歜味,置在众肴先。

7 《舟泛吴淞江》 明·卢熊

早发木兰桡,江行趁落潮。
雨分牛脊近,云隔马鞍遥。
弟妹成疏阔,交朋竟寂寥。
谩持昌歜酒,那得客愁消。

8 《再过刘会卿丧所卜胡姬为尸仍设双俑为侍命伶》 明·张献翼

昨日经过旧堂宿,今日经过旧堂哭。
交情今日尽凋残,草堂自此成幽独。
追忆平生颜,宛然在心目。
炙鸡絮酒去复来,素车白马情未足。

9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10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 宋·范成大

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
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11 《夜坐观小儿作拟毛诗欣然有赋》 宋·陆游

北风城头鼓紞紞,徂岁峥嵘正多感。
老夫假寐角巾低,樨子高吟两髦髧。
衰迟笑我藏袖手,狂率怜渠满躯胆。
旋炊粉饐裹青箬,新煠饧枝缀红糁。

12 《读旧稿有感》 宋·陆游

我少则嗜书,于道本无得,譬如昌歜芰,乃自性一癖。
老来百事废,惟此尚自力,岂惟绝庆吊,乃至忘寝食。
吟哦杂诵咏,不觉日既夕。
文辞顾浅懦,望古空太息,世俗不可解,更为著金石。

13 《和岩州添倅赵彦先寄四绝句》 宋·杨万里

昌歜佳辰风自南,黄梅酿出两鬖鬖。
绮琴绣遐能分外,报不如仪独不惭。

14 《水调歌头·玉斧折丹桂》 宋·无名氏

玉斧折丹桂,锦绣拂银河。
蟠胸虹气千丈,捧砚唤宫娥。
三度花攒五马,一笑毫挥万字,何处不恩波。
试问老仙寿,铜狄几摩挲。

15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 宋·周必大

昌歜随宜泛绿醽,茧光依旧写黄庭。
寿康莫采三年艾,瑞应从敷五荚蓂。

16 《题华严院泽上人西韵用前韵》 宋·王之道

疏帘如雾隐窗纱,虹影青红雨脚斜。
坐久清风起何处,一盆昌歜映葵花。

17 《舍弟以诗贷粟如叔旸次其韵》 宋·李弥逊

於陵三咽不待糁,重义轻身诚果敢。
首阳一死甘如饴,未觉此身真壇坎。
丈夫有志穷益坚,肯为猩唇贱昌歜
高门下筹罗甘珍,大脔觜拦不供啖。

18 《邓器先北窗》 宋·曾协

今人竞图南,朗朗百间屋。
夫子胡不然,向晦一窗足。
北窗吾亦爱,尝谓所乐独。
岂知交游中,昌歜或同欲。

19 《端午三首》 宋·赵蕃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20 《赠韦德卿秀才》 宋·赵蕃

蚌繇珠剖孰为冤,鹤岂鸣皋且唳天。
对策未居金马上,夜书犹即短檠边。
子诚异嗜如昌歜,我愧沉痾非藉船。
永好固知当有报,思眢才索不能篇。

* 关于昌歜的诗词 描写昌歜的诗词 带有昌歜的诗词 包含昌歜的古诗词(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