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挽的诗词(226首)

21 《挽吴都督四十韵》 明·史鉴

文皇临御日,震怒灭残胡。
下诏求名将,惟君冠武夫。
扬旗频扈从,略地效驰驱。
左广兼追蓐,前茅特虑无。

22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宋·苏轼

文武固天纵,钦明又日新。
化民何止圣,妙物独称神。
政已三王上,言皆六籍醇。
巍巍本无象,刻画愧孤臣。

23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宋·苏轼

未易尧舜德,何须数舜功。
小心仍致孝,余事及平戎。
典礼从周旧,官仪与汉隆。
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

24 《陈动之秘丞挽辞二首》 宋·王安石

人间三十六,追逐孔鸾飞。
似欲来为瑞,如何去不归。
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空复平生友,西华岂易依。

25 《王与道尚书挽词》 宋·陆游

昔遇开藩日,尝叨下榻荣。
从容陪讌笑,倾倒及平生。
借誉言犹在,怀知涕易横。
终惭五字句,不尽百年情。

26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宋·张耒

经济心犹壮,清羸疾易伤。
那知两楹奠,遽失万夫望。
家有诗书积,坟无金玉藏。
谁知幅巾敛,曾佩上公章。

27 《任左藏挽词》 宋·张耒

人也隐君子,一官聊自闲。
谁能学管库,竟尔死茅菅。
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
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

28 《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宋·黄庭坚

献纳无虚日,居然迹已陈。
清班区玉石,宝历顺星辰。
更化思鸣鵙,遗书似获麟。
易名无异论,今代两三人。

29 《陈质殿丞挽歌词》 宋·范仲淹

贤者逝如斯,皇天岂易知。
众人皆堕泪,君子欲安碑。
几世传清白,满乡称孝慈。
贤哉生令嗣,遗秀在兰芝。

30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宋·刘克庄

立德尤高似立言,常嗟此语欠精论。
邺侯架冷惟书在,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犹条世务,大招未易返骚魂。
薤歌不尽云亡恨,直待碑成慰九原。

31 《挽南皋刘二先生》 宋·刘克庄

少时已诵水心铭,今息庵文可并行。
椿算过如大君子,蒲轮莫致老先生。
纵无掌故来传诏,盍有门人与易名。
尝辱蓬山授经说,蟆陵道远一伤情。

32 《挽南塘赵尚书二首》 宋·刘克庄

自从水心死,麈柄独归公。
于易疑程氏,惟诗取晦翁。
二箴家有本,孤论世无同。
不复重商榷,骑鲸浩渺中。

33 《挽去华主簿侄二首》 宋·刘克庄

汝是家珍宝,虹光贯夜窗。
友生垫巾慕,才子树旗降。
颜氏应难两,黄香未易双。
向来有椽笔,老去付谁扛。

34 《挽表叔赵君任安抚二首》 宋·刘克庄

叔在兵间日,书常笑我孱。
初云机会易,晚叹事功难。
寂寞郎官省,荒凉上将坛。
遥怜会稽窆,新种短松寒。

35 《挽郑参议》 宋·刘克庄

同榜飞腾尽,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
新垅家山畔,生祠岭海头。
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36 《挽意一徐枢二首》 宋·刘克庄

苦言玉座常追忆,坚卧蒲轮未易招。
昔喜凤来韶石奏,今愁鳌去海山摇。
覆瓯望绝民无福,亡鉴悲深帝辍朝。
欲向蟆陵沥卮酒,荒烟衰草路迢迢。

37 《龙角砍和崔公度伯易》 宋·王令

尝闻螾出轩辕丘,其长百寻围十牛。
民惊臣愕争论酬,帝亦谓应土德修。
赐螾傍海连十洲,卑朝食壤暮饮流。
仍命九龙狎其游,视龙有角急起羞。

38 《静庵曾伯虞挽词》 宋·周必大

往闻郭林山,学易之指南。
艮斋从其子,议论青出蓝。
授徒兰溪上,妙理常穷探。
真旨传何人,著录推静庵。
称疾似玄晏,观复师老聃。
芸芸已归根,吊客无多谈。

39 《祖母哀挽二首》 宋·洪咨夔

我祖当家始,零丁只影存。
根芽惟大母,枝叶又曾孙。
触少心犹惕,慈多语易温。
德尊年亦称,消得诰花恩。

40 《范待制挽诗二首》 宋·洪咨夔

生不饵柏寺,死才跨松阶。
浮云忽易灭,明月终难埋。
宇宙卓有立,江山渺无涯。
掩卷独搔首,西风知此怀。

* 关于易挽的诗词 描写易挽的诗词 带有易挽的诗词 包含易挽的古诗词(2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