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挽的诗词(226首)

41 《挽伯父二首》 宋·洪咨夔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
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
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
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42 《温成皇后挽词二首》 宋·蔡襄

翟彩开新礼,金文易大名。
真游上仙路,故物感皇情。
月落辞丹禁,春前引素旌。
宫闱呜挽铎,不是佩环声。

43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 宋·苏辙

十年初见范公园,知与钱塘结弟昆。
乐易向人无不可,疏慵怜我正忘言。
南迁却返逢北渡,远聘相过适近藩。
无复放怀哗笑语,挽诗空寄泪潺湲。

44 《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二首》 宋·苏辙

国老相随尽,家风慨独存。
见夫成相业,听子得忠言。
气节惭多士,声华盛一门。
平生高义重,未易俗人论。

45 《致政宣义王公挽歌辞》 宋·葛立方

平生志趣漫无求,蠖屈乡关七十秋。
不把楞伽堆案上,每将周易置床头。
天庭纶告荣初命,子舍安车互两州。
云水俄惊遗宝剑,幽扉欲启涕横流。

46 《叶少保挽词六首》 宋·韩元吉

望实诸公右,文章百代师。
匡时存诏令,谋国见丞疑。
易识悲麟意,难追吐凤辞。
门生满天下,谁继蔡邕碑。

47 《挽曾伯充大夫词二首》 宋·韩元吉

作吏余家法,临民有古风。
政推平易外,人在典型中。
道拟庄生合,年几冲武同。
清时记耆旧,挥泪楚江东。

48 《李寿翁侍郎挽词》 宋·韩元吉

同解铨衡并把麾,五年相望楚江湄。
邻墙会面尝谈易,吏选偷閒更说诗。
北客遭逢人共叹,南州流转事难知。
投簪自有江湖志,云白天青泪满颐。

49 《隆佑太后挽歌辞三首》 宋·刘子翚

谥易徽名正,恩加戚属优。
素心潜道妙,盛化秉坤柔。
握玺终存汉,为梁实配周。
愿书班马纪,万古播芳猷。

50 《挽梦锡机宜寺簿》 宋·张元干

零落梁溪客,何堪郑子悲。
闭门专学易,拥鼻爱哦诗。
臭味方投合,行藏罕遇知。
他年乡饮酒,扬觯相威仪。

51 《挽吴宜徽》 宋·郑獬

平生负高节,至死寸心丹。
明主虽容进,孤臣岂易安。
神归嵩岳黑,人哭洛川寒。
不识平津面,临风亦涕汍。

52 《李粹伯挽章二首》 宋·陈造

今代论时杰,如公未易量。
冰壶钟器质,绣段粲文章。
遂郁鸾台望,俄成马鬣藏。
忠贤如此尔,天意竟茫茫。

53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宋·李弥逊

去国头方黑,伤时鬓易丝。
徙薪谋独验,击楫志空悲。
尚想嘉猷告,曾闻大政谘。
两楹歌昨梦,忍诵憗遗诗。

54 《宫使待制舍人赵公挽诗三首》 宋·李弥逊

忆昨司青琐,公时对此薇。
午轩评陈草,晓殿缀朝衣。
金石平生契,人琴此日非。
白头情易感,无泪与君挥。

55 《陈氏太君挽诗二首》 宋·李弥逊

之子荣亲志,长缨万里归。
如何昼锦地,不见老莱衣。
谁谓松难老,俄成露易晞。
平生三斧乐,空使雨心违。

56 《硕人赵氏挽诗二首》 宋·李弥逊

命服从夫贵,遗经易子成。
苹蘩无失职,琴瑟自和鸣。
已叹归同穴,犹悲梦两楹。
旁观洒清泪,双旐出寒城。

57 《林提学挽词》 宋·邓肃

文阵曾惊贤士关,青衿袖手仰登坛。
当年声价辉暘谷,晚节清贫奈岁寒。
地下修文屈颜子,人间谈易失丁宽。
传家赖有千人杰,三接天衢不作难。

58 《挽端州黄大用大用喜读书有志行数过予讲讨虽》 宋·胡寅

锯屑霏谈涉往今,濡毫洒纸掞词林。
听歌鹿野三章后,帐下龙门九曲深。
十口西畴贫萦莫,一官南选晚侵寻。
早知大易无思虑,应悔生前未洗心。

59 《丞相魏大观文挽辞》 宋·史浩

姚江得尉是公先,凤沼居惭我在前。
退处对栽三径柳,追欢时共五湖船。
尚嗟邻好无多日,何遽归程隔九泉。
苒苒衰迟易伤感,送违陡觉泪潸然。

60 《挽费检正三首》 宋·李流谦

钩深三古学,遇合百年机。
垂上青云去,仍完白璧归。
功名身易老,豪杰意多违。
鼎脔留余啖,蒸青有发挥。

* 关于易挽的诗词 描写易挽的诗词 带有易挽的诗词 包含易挽的古诗词(2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