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襟的诗词(824首)

481 《天安门诗抄》 当代·现代无名

九州何处觅英魂,土有余香水有神。
心寄故国春依旧,襟悬碧落月无痕。
万家思愁通世变,一肩霜雪挽浮尘。
跳脱丹青可亲炙,清光留取照风云。

482 《游虎丘》 明·张羽

春入翠微深,春风吹客襟。
相携木上座,来礼石观音。
老树积古色,薄云生昼阴。
林僧修茗供,默坐契禅心。

483 《渡江云·燕泥衔杏雨》 清·蒋春霖

燕泥衔杏雨,炉薰隐篆,朱户昼。
半窗松影碎,小语分茶,日暖唤青禽。
那不见、招手楼阴。
空自踏、落花归去,消歇酒杯心。

484 《送陈伯宏归天台》 宋·安丙

平生江湖兴,欲住元无由。
一朝忽复来,飘然泛扁舟。
相将东南去,子独从之游。
倾盖荷相与,琖斝频劝酬。

485 《醉歌行 姜大行宴中作》 清·魏耕

明州布衣家已倾,几岁亡命乞余生。
褴褛百结脚不袜,伶仃枯槁无人形。
奔走东吴与西楚,满城尽是商与贾。
各自全躯保妻子,捶胸何处诉愁苦。

486 《江山万里图》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辞金阙,西下巴川持使节。
仙槎二月出龙河,万里春风掉晴雪。
吴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过蛾眉亭。
锦袍不见李供奉,白云遮断三山青。

487 《忆昔》 宋·柴随亨

忆昔长安都会地,草木晴辉钟王气。
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
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
户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鵷班行。

488 《和潘良贵三江亭》 宋·陈晋锡

神襟百虑不容侵,胜概乘閒偶访寻。
趺坐岂无观水术,临流应有济川心。
敛将蓬岛溶溶气,散作阳春字字金。
郢曲调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缀雄吟。

489 《赋梅堂闲吟》 宋·陈宓

老觉无情恋物华,玉尘那复惜飞花。
春风只在襟怀里,试问蓝溪吏隐家。

490 《胜因寺》 宋·陈天麟

山行诘曲到禅林,台殿丹青岁月深。
薄晚春寒生几席,逼人空翠扑衣襟。
客尘冉冉凌清思,俗状纷纷费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携藜杖事幽寻。

491 《金陵九思》 明·邓氏

丁卯,王母归咸京,余母子从。
经浔阳,兼彭泽,自郧、襄入秦岭而之长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变,夫子频欲以我南,弗能也。

492 《寿千奴监司》 宋·董天吉

绿鬓貂蝉合殿中,輶车又过大江东。
九重行侍君王宴,五度曾乘御史骢。
好学襟怀开霁月,爱民心事蔼春风。
夜深香火听与诵,好是称觞寿母同。

493 《天平山》 宋·范师道

万物天地间,或有奇胜跡。
见赏能几人,不止今与昔。
吴门多好山,天平为峻极。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494 《诸暨道中五首》 宋·葛绍体

晓烟晴日过枫桥,桥面山尖春半娇。
一簇谁家嫩杨柳,淡黄襟带学宫腰。

495 《离建》 宋·巩丰

旅中多得早朝晴,野润衣襟苦未清。
时时数点雨犹落,隐隐一声雷不惊。
山入夏来差觉老,花从春去久无情。
长汀又涉来时路,麦陇桑村小问程。

496 《题广度院》 宋·郭三益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
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
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
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

497 《寿徐仓使》 宋·黄垺

四明山水远且清,秀气钟作千人黄。
南州高士真济美,天地正粹涵中襟。
学问渊源派伊洛,文章典丽铿{径去彳加音}韺。
射策丹墀压群彦,声名一日蜚玉京。

498 《听悟师弹招隐》 宋·黄顺之

悟师手携清风琴,为我再奏招隐吟。
九原灵均不可作,后人遗恨空沈沈,令我听之泪沾襟。
楚山日落秋声起,

499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500 《洪遂良自京师东归赠以诗》 宋·姜大民

故山西郭有园林,之子东归抱短琴。
衣锦未论当日事,首丘聊慰阿翁心。
春风桑梓欢娱极,秋雨松楸感慨深。
莫写渭阳图画里,令人披阅重沾襟。

* 关于春襟的诗词 描写春襟的诗词 带有春襟的诗词 包含春襟的古诗词(824首)